“监督抽查不合格率”指标构建方案
发布时间:2011-07-06     字号: [小] [中] [大]


    在详细分析了现有监督抽查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基于现有监督抽查制度构建能够反映宏观质量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率”指标。

    报告主要介绍了监督抽查制度的含义、主要内容、性质和特点;并基于监督抽查的历史沿革分析,从监督抽查制度的确定开始分析,一直到不同阶段监督抽查制度的阶段特征、侧重点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法律、手段、机制和体制等方面来研究监督抽查制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现有的工作成效;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受检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对受检对象的类型和种类进行了历史沿革分析;对我国现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抽样、检验和判定等工作程序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现有监督抽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待完善之处。

    最后,给出了指标的统计计算方法,包括测评对象、测评区域、数据收集方法、统计流程和、计算公式和统计周期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