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7-06-16     字号: [小] [中] [大]

   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当今世界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每一次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每一次谈判的点滴进展都会让人欢欣鼓舞,而无法达成协议的谈判总是令人沮丧。2016年12月达成的《巴黎协定》是近年来达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成果,但随着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5月31号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发全球政治气候的明显转向,再次令人担忧。甚至气候变化阴谋论再次在各大媒体上开始喧嚣。

    在我本人不同层次同学的微信圈中,不时的有人也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质疑,最为突出的就是有一些同学认为气候变化就是欧美限制中国发展的一场长期的计划,中国没有必要跟着欧洲玩,应该学习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作为同学中唯一个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在群中不时要回答同学的提问。我的基本观点是无论气候变化问题是否是一场阴谋,即是否真的由人类活动引发,对于中国本身而言都需要走绿色低碳的路径。因为《巴黎协定》是基于自愿减排基础上在全球范围达成的一种自我约束的框架协议,中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与转型的需求向全球提出了自身的减排目标,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不大的。这是中国自我的要求与需要。是因为中国自身在能耗、物耗、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方面在全球范围都处于落后的状况。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本质就是供需错配问题,具体来说在供给层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而在需求端来说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品质的最求,导致消费者不断地外出消费,导致供需两方面的交集不断的缩小。例如中国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平板玻璃、造纸等行业的产量都处于全球的首位,但是这几大高耗能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不足80%,这表明中国供给面过剩严重。以中国钢铁业为例,中国的吨钢能耗584kgce/t,吨钢水耗为3.3m^3/t。较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接近30%的差距。另外,中国在高端钢铁产品方面,还十分欠缺。2016年中国钢铁产量8.08亿吨。但是,我国进口钢材依然保持稳定,尤其高端特种钢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出口大部分为技术含量较低的钢锭。出口量是达到1.2亿吨左右。

    图.中国钢铁行业进口量比较

    这表明中国大量的能源,水资源进入到了没有竞争力的低附加值领域,这也是导致中国转型升级困难重重的原因。那么必然导致大量的资金与资源被投入且沉没到了一个巨大的质量黑洞之中,甚至是一个较深的陷阱。

    因此,从中国自身发展而言,低碳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按照波特假说,当环境规制达到一个适合的程度,不仅不会增加社会、企业的经济成本,而且会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在长期均衡而言会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随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在世界舞台发挥领导人的角色,这对于中国重构世界政治关系也是一个重大机遇。因此不管对内对外而言,气候变化问题都是中国应该持续认真对待的一个经济政治问题,而非一个气候变化本身是否正确的问题。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