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颇有效率的研讨形式
发布时间:2011-11-30     字号: [小] [中] [大]
范寒冰
 
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是由“2010-2015中欧世贸项目(EUCTP)”所组织的“中美欧消费品安全三方圆桌论坛(EU-China-USA Trilateral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Roundtable)”。上午的会议是按照一般的会议形式组织的,五位专家主题演讲,然后再是共同作为答疑嘉宾与听众互动。
本以为下午的分组讨论应该是国内之前参加过的很多会议的传统讨论方式,即每一个小组就一个确定的主题,每人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之后互动讨论并总结。出乎意料的是,会议组织方采取了一种称为mind mapping的讨论方式,即四个小组分别就每组承担的问题进行研讨,讨论的过程没有任何程序上的讲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说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并在一张覆盖整张桌子的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同时画出和主题的联系。每组讨论告一段落之后,其他三组的专家轮流对这一组讨论所形成的map进行补充,最后再由这一组回到原位,对本组的观点和其他组补充的观点进行讨论和总结,对画出的各种联系进行梳理,并选出一个代表对本组归纳的最重要的三个结论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专家的问题。
下午的讨论加上陈述和答疑的时间,总共用了不到3个小时,对提出用于讨论的四个较为发散的问题,集中了在场所有人的智慧,应该可以说列出了对每一个问题的绝大多数影响因素,同时又快速的找到了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并与参会的所有人进行了分享。我想,这种mind mapping的讨论方式,不失为科学研究的头脑风暴中一种有益的形式,特别是在有众多人参与的研讨中,这种形式也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率的方式。

QQ截图20111130120706.jpg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