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通全球,产品质量为轨道
发布时间:2015-11-27     字号: [小] [中] [大]
    自2005年中国与德国西门子签订协议引进高铁列车,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起。十年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数达到1.8万公里,其总运营里程已占世界总运营里程的一半;在高速铁路设计建设方面达到桥梁隧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投产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在铁路运营方面已形成客流需求旺盛、运量持续增长的规模效应。在短短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大规模应用实践的成绩,赋予了中国高铁走在世界前列的实力。
    由于国内高铁已形成“四纵四横”干线的全覆盖局势,因此我们需要将目光展望国外。自中国中车于2014年4月10由中铁一局施工的委瑞内拉北部平原铁路—迪那科至阿那科段正线铺轨起,中国高铁已逐步将“铁轨”一节一节的铺向全球。2014年6月24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马其顿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6列动车组购销合同;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承建的土耳其“安伊高铁”正式通车;2014年10月13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2015年7月14日,中方多家企业组建公司,参与美国高铁建设项目;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中英双方就中国在英国投资修建伦敦至曼彻斯特高速铁路签署了合作协议;而就在11月16日,德国铁路公司的首席采购官吴维·君特在柏林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开称赞中国高铁设备。并且,他和公司高层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高铁企业有与欧洲同行竞争的实力,能够为德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该公司采购策略部门主管扬·格罗特表示:“以前,中国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依靠价格取胜。而现在我们看到,中国的高铁产品已经达到很高的质量标准。”
    中国高铁驶向世界的优势在于:
    一、不断提高的质量安全水平
    中国高速铁路11年来的年每亿人的客运量,重大事故死亡人数是0.2人,为日本的22.2%,为印度的2.2%,在重大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也均少于德国和西班牙等技术发达国家。由此可见,中国高铁依靠高质量的设计、修建和运营水平,真正做到了质量安全为先,这是中国高铁驶向全球的首要保障。
    二、日臻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曾几何时,美国标准、欧洲标准等,是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词句,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产品都没自己的知识产权。尽管落后世界半个世纪的中国高铁,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道路上,只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40年才走完的高铁发展的历程。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由于中国的地貌的复杂程度导致高速铁路修建的不同技术标准。如高寒气候地带的国家可以运用哈大高寒高铁的技术标准,热带沙漠气候的国家可以运用兰新高铁的技术标准,热带气候的国家则有海南高铁的技术标准,山岭地貌的国家可以运用郑西高铁的技术水平,沿海修建铁路的国家仍有京沪高铁的技术标准。因此,这些“中国高铁标准”彰显着其在世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和全面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中国针对高速动车组的运用需求,通过自主创新,既保证了其技术和运营的高安全质量水平,也建立起自己的标准技术体系,实现了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提高了高铁的运营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已为中国高铁驶向世界铺好了轨道。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正当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