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低碳经济
发布时间:2011-06-16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1年第8期(总第127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1年6月3日
 
2011年5月31日上午,我院在2号学术报告厅主办了2011年第7期(总第109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针对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且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的现状,本期论坛特邀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副主任齐绍洲教授,他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低碳经济”的主题,与我院师生进行现场探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低碳经济
 
主讲人:齐绍洲教授
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后果
1、气候变化。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一款中的定义,“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在当今国际议事日程上的众多问题中,也许没有任何问题比气候变化与日俱增的威胁更紧迫,更有全球影响了。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居民,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案例1:谷歌的山羊除草与环保胸襟。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总部附近有一片野草地,为消除火灾隐患,需要定时清理。往年,谷歌使用的是柴油动力割草机,而从今年起,他们决定采用“纯生物除草技术”——每隔一段时间租用200只山羊到这片草地上生活一周,吃掉野草。最近刚完成了第一次山羊除草,效果不错。谷歌这种环保举措受到公众普遍好评,美国善待动物组织却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山羊的运输状况,炎热天气时的水源供应,风雨天气时的掩蔽场所,非工作时的居所等是不是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快,公司对此作出回应:尽管这些“除草山羊”并非谷歌的全职员工,但我们会肩负起对它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案例2:微软、SAP嗅到限制碳排放商机纷纷推监控软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最近规定排放温室气体的厂商须定期提出详细书面报告,让SAP、微软等软件厂商嗅到庞大商机,纷纷推出各种碳排放监控软件。EPA颁布新法规,要求每年“贡献”全美85%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万家厂商,每年必须提出详细的排放报告,第一波报告预定2011年3月31日之前必须交给EPA。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对全球暖化议题的态度转变,已产生连锁效应,不仅发电厂或炼油业等传统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受影响,科技业也早已留意到这股趋势。不管是新创软件公司,还是SAP、微软等软件巨人,都纷纷推出相关的碳排放监测软件。
2、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且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年报告指出:1995-2006年这11年是自1850年以来世界平均气温持续创造最高纪录的11年。报告预测,在整个21 世纪,如果温室气体以低水平速度排放,那么全球气温将升高1.1-2.9℃,如果温室气体以高水平速度排放,那么气温将升高2.4-6.4 ℃。
据统计,中国上个世纪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20世纪的最后20年又是上世纪100年中最暖的20年,近150年中最暖的10年中有8年出现在过去的10年。气候变暖的前景尤其令人担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
3、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温室气体的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 2 0)、 氢氟碳化物 ( HFCS) 、全氟化碳 (PFCS)、 六氟化硫 (SF6)。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会产生温室气体,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由于没有超过大气层本身所固有的循环与吸收能力,故温室气体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并未产生影响。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规模迅速膨胀,尤其是使用的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O2等气体,致使大气层的下垫面没有能力完全吸收,只能滞留在大气中。这些气体犹如温室里的玻璃或薄膜,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热能,但却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逐渐升高。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人类共同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外部性、公共性、非排他性和“搭便车”激励等,导致各国不受限制地温室气体排放,带来“公地悲剧”效应。
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正反馈作用”(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加强)加剧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在1970年至2004年间,CO2排放量增加了大约80%。下图显示1959年到2005年间大气中CO2和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CO2浓度和地表温度基本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人为排放的大量CO2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4、全球气候变暖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全球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农业和林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概率增大;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咸潮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增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往往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非线性,其后果具有灾难性、不可逆性,因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行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稳定下来,也需要100~300 年,而要将全球平均气温降下来,还需要几百年。
      二、中国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1、低碳经济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LCE)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碳足印接近于或等于零的经济系统,在该系统中:
所有废物应遵循“3R”原则即减少、再利用、循环(Reduce, Reuse, Recycle)将其污染最小化;能源生产必须使用低碳的——即可再生的、可替代的能源资源、燃料及提炼模式;在能源转化方面,无论是热能还是电能等都应具备更高效的转化机制;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原则,适用于食品、物资及能源生产;无论是产业、贸易还是个人都对环境和社会责任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服从性。
2、能源的构成
按照碳含量和碳排放量的高低,能源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化石能源为高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第二类生物质能为碳中性能源,包括植物秸秆和薪材等,生物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化CO2,并在燃烧时释放出CO2,从而在生物圈形成碳循环;第三类是无碳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不包含碳。
3、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
第一,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将作为动力和压力迫使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减排空间大。中国目前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第三,减排成本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减排成本超过30美元,中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特点,也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
第四,技术合作潜力大。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电力、交通、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提供机遇。
4、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挑战一,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但中国又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测算,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3%和2.2%。如果绝对减少排放,中国就没有发展空间。
挑战二,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能源消费中煤炭也占70%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
挑战三,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IEA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含的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
5、中国所应采取的对策
对策一:从战略高度,切实落实节能减排承诺。应该看到,在环境问题上,中国不仅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在国内,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国内要求减排的环保诉求不断高涨。中国官方观测显示,中国近百年来的增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值,而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正威胁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策二,调整经济结构,努力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的第一、二产业在GDP中分别占12%和60%,服务业只占40%,而美国第一、二产业分别只占1%和23%,服务业占76%。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消费,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扩大内需,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改变过分依赖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努力调整出口贸易结构。
对策三,在发展新能源,努力改变能源结构的同时加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速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快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对策四,积极应对国际气候谈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谈判,充斥着国与国之间的争执、交换、妥协、纠葛,充斥着合纵连横的权谋。中国应该在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立场,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也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不平等的要求以维护我国正当的发展权益, 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对策五,为了应对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在全国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能源,努力减少碳排放的良好风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就是——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基本概念,然后再来分析美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做法。
1、绿色GDP。它主要包含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
2、欧盟。2007年3月,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设定了三个“20%”目标,即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降低20%,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减少20%。2008年欧盟议会又通过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包括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CO2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等。2008年12月,欧盟就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框架达成一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诺大幅度强制减排地区。2009年3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
3、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因为按其原有消费模式,预计到2020年80%的能源将依靠进口。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英国成为欧盟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早在2001年,英国政府就投资建立了一家以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碳基金,寻找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2003年2月,发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以官方文件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术语,计划到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2050年减少60%,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2006年10月,由英国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了论证,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具体公布了详尽的《英国低碳转型》国家战略方案,同时配套出台实施《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成为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的国家。2008年3月,英国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案》,成为第一个对碳排放作出法律规定的国家。
4、美国。奥巴马总统毫不掩饰他要将美国转型成一个能源基地的雄心。一上台他即签署了《复苏和再投资法》,表明其努力实现其提高能源与经济安全并同时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态度。美国《苏和再投资法》规定,拨款 970 亿美元支持能源相关项目,旨在以此带动从私人资本领域另外筹措约1000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度财政预算中,决定在今后10年每年投资150亿美元用于发展清洁能源技术。2009年6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根据该法案,美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20年时,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时减少80%以上。法案还要求逐步提高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此外,法案还引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
5、日本。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实现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从措施、行动日程、数值目标等方面对“福田蓝图”进行了细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前首相麻生太郎不失时机地推出旨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提高日本竞争力的新战略构想,重点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电动机车及节能电器实现“低碳革命”。2009年4月,日本又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日本政府提出一项总额为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太阳能在内的环境保护项目总支出计划占比超过1/10,力争3—5年内将太阳能发电设备价格降到目前的一半。
(二)再来看看经济结构调整。低碳经济转型必然要对高碳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我们从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图、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耗总量图、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示意图、高耗能产品产量比较这些图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一些数据。(图资料略)在产业链竞争上,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在产业链上,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但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大。
(三)我们看一些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
“污染的天堂”与 “资源诅咒现象”。“污染的天堂”: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快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愿望,把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产业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留下附加值高、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链,反过来又对来自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实行绿色贸易壁垒。“资源诅咒现象”: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所谓的,即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反而更加落后并伴随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新能源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就必须要发展新能源,而新能源孕育新商机。因为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进环境保护及经济转型都需要相应的装备、材料、元器件和对现有设备的改造等。比如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地热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封存(CCS)、大型交通工具电气化、智能电网需要的家庭智能电表以及输电系统中安装的传感器、提高建筑能效及交通能效和照明能效的节能材料。这些均构成对新的产品、服务和商务活动的大规模需求,这些需求既可以来自本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也可以来自国外。
碳排放权交易。据测算,日本减少1吨CO2排放的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欧洲为198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平均仅几美元至几十美元。减排成本的巨大差异使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在这一领域再次显神威,碳排放权国际贸易近年来发展迅猛。2008年,全球碳交易额达1260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近一倍,预计2030年碳排放交易可达600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品种。目前,欧盟(2005)、瑞士(2008)和新西兰(2008)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EUETS)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2010年其交易额将占到总交易额的64%,美国区域性碳交易强制市场(RGGI)正在呈快速上涨趋势。此外,还有自愿性减排交易机制,如英国(2002—2006)、日本(2005)。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中国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总量发展迅速,约占全球近一半,但尚未形成一个高效规范的碳交易市场。
碳金融。“碳金融”泛指所有帮助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其中碳基金(Carbon Trust)较为引人注目。碳基金主要对与节能和低碳有关的技术、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进行评估、培育、投资开发与交易,以促进长期节能减排。截至2007年11月,全球共有碳基金58只,规模超过118亿美元。世界银行在2006年9月《洁净能源与发展投资框架:进展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50年期间,向低碳型经济转型全球每年的资本成本会增长4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要求用于确保在飞速发展电力生产能力的过程中,应采用高效发电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高效捕获和储存,实现环保发展。所以对碳基金的需求巨大。
清洁发展机制(CDM)。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该机制要求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的项目,并用这些项目所产生的低成本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抵消发达国家的部分减排义务。针对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能够减少或避免排放温室气体的项目,但是却因为经济效益不好、技术不过关、市场有风险、缺乏资金等原因而无法开展这些项目。按照CDM的安排和要求,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上述问题,共同防止由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高碳经济工业化模式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
碳标签、碳足迹。碳足迹标准及相应的碳标识可能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发达国家在制定碳足迹标准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相关技术要求高于国际标准。随着这些国家标准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碳标识逐渐推广应用,未来有可能发展成新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碳关税。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试图迫使发展中国家接受强制减排的新手法是提出所谓“碳关税”。“碳关税”即对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关税。“碳关税”属于 “边界调节税”的一部分。碳关税的主要对象是中国,这种披着“绿色”外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对中国的未来出口贸易构成严重威胁。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