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6课题任务9和任务10开题报告会(三)
发布时间:2011-04-29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1年第7期(总第126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1年4月26日
 
2011年4月19日下午-4月20日,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办“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6课题任务9和任务10开题报告会。以下是7个研究单位的开题报告,以及现场专家和学者的点评。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6课题任务9和任务10
开题报告会(三)
 
广东省特检院开题报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来做安全责任现状与安全责任监查机制的报告。我是广东省设备检测院科研开发部的张彦。我主要介绍一下我们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承担了两项任务。我们任务的来源就是我们06课题下面的09和10这两个任务。一个是09任务下承担了一个子任务“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现状的研究”,一个是“特种设备安全监查机制的研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实证研究任务是我们在09任务下与武汉大学进行共同研究,并将最终形成一个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现状实证研究报告,作为一个科研成果。其中,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主要是承担检测任务。我们希望通过参与这次难得的研究机会,向大家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培养我们的后备人才。在这个任务下,我们又进一步分配了三个小的任务。
1、典型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责任界定的案例研究。广东省是我们全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特种设备应有量是83万台,我们的事故难免时有发生,而且这些事故有着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近两年的电梯事故,深圳华侨城的游乐设施事故等。我们认为广东省有很多典型案例可以作为研究案例。
2、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分析。广东省在遵守法规和执法比较严谨和规范。通过安全责任法规的一些分析资料,查看我们在实际当中执行的效果。
3、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研究。重点看我们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能不能在企业产生影响力,使他们能够按照这个规范去进行制造。
对这三个任务的划分,我们非常愿意接受,并安排了较强的专门队伍来做这方面的研究。
1、我们研究的技术路线充分配合了课题的总体目标,拟从各种设备、事故案例责任、设备案例法规分析、法规对各种设备安全的分析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理论分析和政策分析的路线,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对实证研究进行对比,通过调研、理论、计算、实证及示范点的验证方法解决分析的技术。这是我们的一个技术的路线图。(图略)这是我们整个任务的进度与计划表(表略)。
我们任务研究的成果和指标是,我们计划在2011年在案例研究和对我国安全设备分析形成报告2份,发表学术报告1篇;2012年通过对安全设备监查技术规范进行研究,形成分项报告2份,综合报告2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我们配备了由杨树宾副院长亲自带队的优秀研究人员。
2、特种设备安全监查机制研究子任务。这个任务是配合我们这个安全检测模式优化研究下所做的任务。整个内容共有7项。(1)特种设备安全监查的事前预防模式、优化研究;(2)特种设备安全监查的风险评估机制优化研究;(3)特种设备安全行政许可设立机制研究;(4)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许可程序许可优化研究;(5)特种设备安全设备中间过程的研究(6)特种设备事后优化设备研究;(7)特种设备检查与安全处理的研究。通过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和监察流程的研究、设计,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流程再造。
3、研究方法。我们通过文献、规范案例研究和实践调研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的重点是流程的规范和再造。即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具体描述,并设计优化后的流程,对新设计的流程进行模拟、检验、实政的观测、新流程设计和运行效果。同时,我们还将采取实证和试点两种方式来做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
我们这个课题的技术路线是配合课题的总目标,拟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运用现有理论设计,借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界定相关内容。通过调研及理论计算,实证与示范点的研究方法,研究各方主体的关系,并提出改进措施。
4、研究工作计划。我们的这个项目总共分为三年时间进行。(工作计划表略)。
5、研究人员配备。我们的这次研究由我们郑院长亲自挂帅,还有我们院的很多领导和专家都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
 
课题组副组长祝捷副教授开题报告
我今天将从五部分来讲:1、核心观点和主要思路;2、研究内容;3、调研计划安排;4、本研究的难重点及创新点、关键技术等;5、形成的研究结果。
一、核心观点和主要思路:
1、核心观点:对于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及其划分方法上,首要观点是“谁收益谁担责”的鉴定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改变现在主要是以设置临界点为责任划分方法的一种方法论体系。界定政府中的政府包括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检测机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以构建其混合按份的责任体系,并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法制化。
2、主要思路:基于法律在法学和公共管理以及经济学中比较成熟的规制理论,运用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与观点,通过对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划分体系和划分方法的研究,明确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战略环境、战略定位、目标、内容和实际方法。界定政法、企业、检测机构及消费者等各方主体的责任和评价机制,以及对不同责任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本身不需要去做太多的理论创新,这里我们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在法学、公关管理和经济学里面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理论。当然也要根据我们的课题相应地做一些理论上的修正。
对于本课题而言,分析它的战略环境,从实践的层面来分析,从一个高度来分析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法等。通过这些系统的研究,来界定政府、企业、检验机构及消费者的主体定位。这个定位是一方面,另外定位这个责任从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是否可行呢?所以在实践上可行,我们就把它转化为对所谓评价方式的研究和分析,那么这种评价方式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的。反观到企业主体方面,企业更加的关注政府所采取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一套从一个运用比较成熟理论到最后落实到企业的主体责任,就构成了我们主要的思路。
二、研究内容
这是我们研究的主体内容,它包括以下几个子课题:
第一,国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比较研究。
这块是总结国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法制的一般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构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法制提供经验的一个参照。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从三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去比较,即美国、日本、欧盟。因为这三个国家我们在选取的时候是从它的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去选取的,但责任的划分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它甚至是一个文化方面的问题。责任划分本身涉及到很多伦理上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台湾和香港这块也做一些研究,因为他们毕竟和我们同属一个文化圈里的,他们的文化比较相近。如果从这上面进行比较,可能参照意义也是会更大一些。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比较分析,包括对它的责任主体的类型、责任划分的方法、责任表现的形式、责任可以衡量的一些具体的指标、责任确定的依据、责任确定的法律程序等做一些研究。我们将我们的任务进一步分成五个小任务:
(1)国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法制及其发展规律,这个课题重在揭示国外的特种设备的责任从一种萌芽状态到最后一种发达状态以后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简单的判断
(2)对国外典型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界定研究。这里所含的安全责任事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从量上而言,这个事故必须至少在它本国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从质上而言,这个事故本身应当是能够体现出一般规律。因此我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既有影响力又能体现一般规律,用这两个判准来分别提炼出一些典型案例,通过这样一些典型案例,因为我们国外的做还原研究比较困难,但是对案例的精细研究还是可以做的,来分清楚它对于责任是遵循一种什么理念。第一,是理念,第二,它怎么样把法律的规定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结合的点它是怎么做?第三,在技术规范的运用上,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第四,在技术处理上一级事后各方主体对于这个案件责任划分和责任界定的一般性的评价如何。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典型性事例里要提炼的东西。
(3)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这三大功能主体的定位。我们说责任确定的前提是不同责任主体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的功能定位,这个观点提炼的一个出发点是,在法学里,政治学里,公共管理学里已经非常成熟的权责相统一的理论,那么在其他学科里谈到权责相统一一般都是谈政府的责任问题,即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我们把这个问题反过来看,这个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成为公认的共识。如果把这个理论反过来,你在承担多大责任的时候是要和你的权力相匹配的,那政府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因此反过来推政府责任也不是无限的。这个原理同样可以放在分析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划分,把权力的边界作为责任的边界,从这个出发点出发,去研究它的功能主体定位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在这,我们主要是讨论政府、企业和社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功能定位,通过对国外三大主体功能定位的具体描述,提炼出不同主体承担责任的具体形式和它的范围边界。这里我们用的社会组织是个比较宽的总括性概念,根据我们的设想可能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组织,可能不完全,一是行业协会,二是消费者团体,三是检验机构,四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实际上在国外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气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和技术规范的一种现状研究。科学的确定国外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的法规和规范,分析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主要指向的对象以及所指对象中安全监察的内容,从而观测国外的法律对于特种设备管制的具体范围边界。在此基础上,重点是分析国外的法规和各类技术规范有关责任界定的范围以及有关责任的处理程序和后果。那么这个里面试图从一种规范的比较,提炼出一般性的原理来。
(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不同主体责任的一种变化研究。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种国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的一种情况是反映他们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主体的承担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比较早是“买着当心”,到了中间阶段的“严格责任”,施加给生产厂商过重的责任,生产厂商受不了了,于是这个时候西方国家的安全监察里面或说责任划分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所谓“平分责任”,生产者和使用企业之间责任强调一种所谓的平分。从粗浅的描述中,我们就可看出这种变化它其实是和社会经济对于特种设备的需要是相适应的。从这个过程而言,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我们国家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不是遵循了这样的模式,有哪些阶段我们是可以跳过去的,有哪些是不能跳过去的,这个要通过国外特种设备不同主体责任承担的变换方式来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来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现状研究。
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是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在法制方面和实践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基本特点,分析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尚待理清的症结所在。我们设置以下几个小任务:
(1)典型性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案例研究,这个基本思路还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选取典型案例,量上有全国影响力的,质上能反映出一般规律的。这个案例和国外的一种分析就不同了,国外的分析因为资料所限,可能不能去做还原性分析,那么这个地方的分析我们试图把案件做还原性分析。从案件的发生开始到最后这种规则化,把案件给还原,做一个比较细的分析。主要看两点:一是成功的经验,和法律的契合程度怎么样,背后的政策支撑、法律支撑、技术支撑,它各个方面政策、法律、和技术这三个方面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鉴定中是怎么体系的;二是教训。有哪些责任安全事故在责任认定方面有问题。或者说如果我们把责任界定做的比较好的话,这个事故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我们来看,即经验和教训。
(2)我国特种设备责任的一种法规的分析,我们系统统计我国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重点研究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责任界定和责任处理有关的内容和条文。分析这些条文在责任划分的方法、标准和规则的原则上的一些体系。在这上面,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我们国家的特种设备的责任条款这块是重处罚条款,或者说它的责任主要说的是行政责任,对于一种综合性的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它真正能够体系责任的条款或者说责任界定和划分的条款呢其实并不多的。关于我们现有一些,还有哪些没有,这块我们要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3)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于企业的一些影响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于企业的影响研究。责任承担受到相应的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制与影响,规则导致的行为,行为对应的责任。从这种规则-行为-责任的逻辑链出发,提炼出法规与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制企业行为的部分,分析这些有关行为的规范对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产生事故影响之后最终责任确定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要得出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于企业承担、减少甚至规避责任产生的哪些不利影响。对于促进、约束和激励企业承担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有哪些积极影响,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第三,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的理论模型。
我们的基本任务是理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性质,提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划分方法,论证混合按份的责任模型,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制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它分为四个小任务:
(1)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是什么。安全责任这四个字在我们法律上是没有的,有些理论里面也是没有的,我们有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那么安全责任这四个字和我们法律上所谈的民事、行事和行政责任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它到底是政策语言,技术语言还是法律语言?这需要我们去把它做个严格界定。在此,我们是以经济学、法学和公共管理学中有关的责任的理论来确定特种设备管理理论基础属性以及与其他属性的性质直接的一种关系。科学界定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技术机构的鉴定行为,与企业作为生产的使用主体行为,以及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主体行为之间的差别,由此确定不同主体责任的性质,对其性质的内涵属性和划分方法进行基础理论的概括。
(2)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来进行安全责任的划分,这两块结合起来就是提出一个混合按份的责任主体模型。这个混合按份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混合。安全责任应当是一个混合的责任,它既包括民事、行事责任,也包括行政责任在内。第二,具体的责任划分。它应当有一个按份的。这个按份是按照成本和收益,谁收益谁担责,谁收益大担责就大,谁收益少担责就小。反过来,从政府层面理解,政府的权力所在也就是它的责任所分,权力享有的多少与责任的大小是相对应的。这里我们只是提出一个基本的划分方法,具体的如何去按份,尤其是按份这一块如何去界定具体的份额,还需要精细的数学模型建构,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理论。
(3)责任主体的责任边界研究。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不同的主体分类有着不同的责任边界,在主体细分的基础上,基成本收益和混合按份的理论来去确定不同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的监察责任我们把它做一个像画个大饼一样的,各个责任主体之间怎么来分这个饼,存在所谓边界问题。那么既然有边界,就不能够排除它有所谓的交叉问题,在一些责任交叉领域,怎么去做更加精细化的分析,是这个任务要完成的一个课题。
第四,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法制化的方法。
我们主要的讨论任务是讨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与民事、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衔接方法,提出混合按份责任一个法制化的方法,按照混合按份责任模型界定法规和技术法规中各方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分析体现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最佳法律形式。它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我们大量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其实是体现出民事责任的特点的,而且我们整个一个研究方向就是试图把这个安全责任,虽然是混合责任但是在混合里面并不是三者平均的混合,我们现在可能是以行政、刑事责任比较多一点,慢慢的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把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往民事责任上面去引。这就存在一个很明显的衔接问题,什么样的规则,它到底是个违约责任还是个侵权责任,怎么来界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所对应的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这块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在新的条件下,在混合按份的理论模型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和行政责任怎么衔接。政府的责任或相对人所承担的责任,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又是如何放大缩小的?哪些责任应与保留,哪些责任应该由市场去处理,这是我们要解决的。
(3)混合按份责任法制化的方法,如何到法律里面去,具体条文怎么去拟定,在哪个层级的法律里面来体现混合按份责任,在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法律修改,去完成这个混合按份责任法制化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拟定,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4)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规范的立法研究。虽然在法制化的方法和路径研究里面,我们提出了若干可解决现实需要的思路,那么从长远来看,还是使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那么在人民生活安全中一个如此重要的法律,如何没有在法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说是缺陷。那么如何把我们责任规范的法律体系在立法里面去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5)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这个也是我们要界定的问题。因为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个有机整体,我们整个课题是在讨论责任问题,那么从责任问题往回推,必然涉及到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也应该做一些研究。
第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第一种实现机制。
上面我们谈到了这么多理论的问题,谈到了法制化的方法,但最后怎么样落地,怎么样落到实践中呢?在这个子课题五中我们主要就是研究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收益责任的模型,研究法律的约束机制、企业主动承担机制、政府责任边界等问题,同时对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可行性,保费保率的计算模型,以及法制化的方法进行一个分析。它主要研究五个方面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实现机制的基本原理。以收益和责任的这样一个模型分析,核心观点仍然是谁收益谁担责。这里有一个突出观点,我们的一个初步想法就是把现在的一种对企业的监管落地到企业主动承担机制,从外界压它、从检查为主,变成促进它,第二个鼓励,第三个激励,把这种被动承担安全责任变成企业主动承担安全责任。
(2)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法律约束机制研究。这块主要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去适应收益和责任模型,提出法律如何去约束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相应的立法、执法机制的一些方面的研究,包括对于现有执法机制的创新。
(3)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方法和机制。此处我们设置的是两个,第一个是所谓激励的维度,那么就是在严格把握标准的前提下适当的放松管制,去掉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激励企业以创新来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用开创性的社会信用、品牌效应、特种设备的安全评级等一些市场化、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具有更高责任的生产企业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收益。从总体而言就是把由政府监管变成市场监管,这个市场由政府来进行引导,那么这里存在如何引导一个问题。就约束方面,应当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把具有更高安全风险的企业能够被市场识别所淘汰,主动承担的本质涵义就是发挥市场竞争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的基础性的作用。
(4)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中的政府责任的边界研究。研究在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政府作为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强有力的规制主体,其责任如何确定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规制设定下,企业特种设备从设计、生产、到维护、报废,全过程现在都是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包括众多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中间的检查以及一些事后的报废程序。那么政府如何来解释所谓的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呢,这个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责任过错临界点的划分了,那么一个特种设备从设计到最后报废的过程,其实这些过程看起来从法规上我们比较容易去把它做区分,在理论上可区分,但是在实践中确实存在互相重叠的情况。那么这个责任边界如何划分,寻找一个合适的临界点,是责任划分的一个基础问题。
(5)一个基本设想,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在做初步研究时有的食物部门提出需不需要强制险,自愿险可不可以,或说强制险是不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行政许可设置了一个过高的门槛。我们就是觉得这个观点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原来那个设想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一个研究,那么现在是否强制险和自愿险相结合。强制险这块,弱化我们原来希望强制险所要承担的功能,但是设置一个必要的门槛,在这个必要门槛争执的部分,采取自愿险的方式。通过保费和保率的模型来控制特种设备安全,把社会资源调动。因为这个保险公司,它在投保的时候它在承担所谓事后保风险,那么保险公司去赔付保费时必然会相应的提高下一阶段的保费,那么这个保费的提高也无疑中给企业增加了特种设备的使用负担。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去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的补充手段,也用保费保率这个约束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基于它成本的考虑更加主动的去承担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我们认为这个里面是有一个纽带的,这个纽带就是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那么至于它是强制还是自愿,我们刚已经讲到了强制险为必要、基础,但是结合自愿险。
三、调研计划安排
调研计划主要分析五个方面的调研:
(1)典型代表性地区安全责任制度,及其实施的状况。我们主要按照东、中、西三个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做一个相应代表性地区的调研。
(2)不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及其实施状况的分项调研。按照不同的项目,按照特种设备八种类别的划分,他们各自在各自的安全责任中有什么样的特点。因为特种设备是一个总括性概念,那么各个设备它的不同的责任方式或责任制度,它必然有区别,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调研的。
(3)典型事故安全责任的还原性调研。对于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重大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按两方面:一方面全国的影响性,另一方面它体系出安全责任划分一般性规律的。我们希望食物部门积极配合的基础上,能够掌握最原始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做一个还原性调研,分清楚在各方主体中他们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4)不同群体对于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调研,刚开始已经讲到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只要涉及到责任问题,不仅是个技术上、法律上的问题,它也是文化上的问题。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群体对于一个安全责任体系,他的心理预期是什么,心理认知是什么。一个新的安全责任模型,公众对其接受程度如何,不同的群体对它接受程度如何,这个也是在划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和法制化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5)保险手段在行业安全中的实施状况调研。因为我们现在是没有特种设备险种,但是保险也确实是在其他的一些行业安全领域已经被大量使用了。那么这块合理去借鉴其他行业安全管理中所实施的保险手段对于特种设备这个行业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四、重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1、五大重点:第一,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战略模型和战略环境报告,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二,构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混合按份模型和责任主体的博弈模型;第三,提交特种设备安全法或者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法律责任部分的一个建议稿及其说明;第四,建立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机制的企业自主规制方法和机制;第五,完成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包括强制险、自愿险部分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完整的保险模型。
2、关键技术:第一,战略管理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划分,监察模式分析中的理论模型;第二,混合按份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论证;第三,责任主体博弈模型的建构,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形成;第四,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和有举报机制的可行性论证,与投保和费率机制为核心的保险激励约束模型的构建等;第五,典型案例的还原及相关的一些技术。
3、创新点:一,方法论上而言,我们提出混合按份的安全责任划分方法。从方法的角度来解决安全责任问题;二,从制度角度,提出了责任主体博弈模型和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方法机制;三,对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的可行性做了必要的论证。
五、研究成果
主要是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报告。第一,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法制建构研究,第二,相应的论文两至四篇,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第三,也是我们重点的一个研究内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在法律责任这个地方准备提出一个相应的建议稿及相应的一些说明。
 
江苏特检院开题报告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国家特检局领导和武汉大学给我们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参与了06课题,任务9和10这两个子课题的研究,下面我分别对他们进行一个介绍:
一、任务9——安全责任划分方法及责任体系研究,国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实证研究。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意义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国外特种设备事故案例的责任界定,责任主体功能定位,监察法规和技术规范现状,不同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变化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划分的方法与准则的提出,新的责任划分理论的形成,主体安全责任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安全主体责任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依据和参考。
2、研究目标:对国外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类主体责任承担进行实证分析。主要针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实际状况的真实反应,抽取和梳理出国外特种设备管理中责任主体的类型,责任划分的方法,责任表现的形式,责任可具体衡量的指标,责任确定的依据和责任确定的程序等。
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下几方面:
(1)国外典型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典型案例鉴定的研究。主要是从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三个主要经济体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中,提炼出巨头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这个典型性案例是指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具有事故一般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典型性案例的分析,提炼出国际上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责任的鉴定特点和方法。
(2)对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研究。责任确定的前提是不同责任主体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及承担的责任和范围是不一样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大主体的功能定位,通过对国外三大主体功能定位的具体描述,提炼出不同主体承担的责任具体界定。
(3)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现状研究,确定国外与特种设备监察有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分析其监察的主要设备对象,设备中的主要监察内容,从而国外法律对特种设备管制的具体范围和边界。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外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对责任边界的范围,特别是责任处理的相应程序和后果。要相应的对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的主要特征进行提炼和概括。
(4)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不同主体责任承担的变化研究。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不同主体权利消涨的变化,具体分析以上三大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主体责任承担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呈现的规律。
4、研究方法:我们主要是将参考国内已有的成果和文献,并收集和整理国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注重对典型案例的抽取和深度分析。
5、研究计划安排:根据武汉大学的计划安排对我们自己的研究计划做的一个安排。(具体安排时间略)
6、成果:提交研究报告一份,发表论文一到两篇。
二、任务10——安全模式优化研究的课题
其中一部分就是我国现有设备安全监察的实证研究。
1、研究意义:通过对我国现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发展阶段,安全监察方式的演变,监察对象的变化,监察技术法规,监察对象的构成环节,监察对象数量变化,监察负荷的定量研究,安全事故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优化总体方案的建立,政府安全监察的机制模式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和参考。
2、研究目标:对我国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状况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通过一手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对发展状况的定量统计,得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演变的一般性规律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战略设计。
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种设备安全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系统的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性的回述。在大量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的概括分析,特别是要通过阶段的划分掌握阶段变化规律,并分析形成这些主要阶段的外部和内部因素。通过历史性的回溯分析,研究监察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关系,并推延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未来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的演变分析。在阶段分析的基础上,具体研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监察安全方式的演变,寻找不同阶段采取各有侧重的安全监察方式背后的原因。通过监察方式演变的分析,具体的研究哪些监察方式更具有一般性,哪些监察方式更具有某些阶段特殊性,以及不同监察方式的作用和效应。尤其是要研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前提下,更能体系政府宏观管理的监察方式。
(3)特种设备监察对象的变化方式。通过对建国以来特种设备的监察对象的分析,研究出政府对特种设备予于规制的原理。这项研究有必要在上述历史发展阶段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的统计不同阶段监察对象的变化,包括新纳入的特种设备监察对象,并剔除不再作为监察对象的特种设备对象的分析。尤其是要分析监察技术的创新和人们需求的变化,有哪些新的特种设备是必须纳入政府监察的对象的,有哪些是不必纳入的。本项研究需要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纳入监察对象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依据的一般性。
(4)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分析。本部分所研究的特种设备监察机构主要是,实证的分析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设置方式,技术关系的演变情况。具体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以及与这些部门的关系,包括这些部门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职能发挥所提供的制度环境。要通过隶属关系演变的分析,验证其监察的效果和效率。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分析,实证的统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这些法规的具体分析、统计,其对监察对象规制的种类、项目和行为,以及对监察对象规制的成本、效率的影响。重点研究这些具体的规制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隐患控制的作用和效率。
(6)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对象的各种环节研究。深入研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各个环节中,政府对每个环节管理、控制的方法。定量的分析在各个不同环节中监察的方式和项目,并对这些环节监察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和定量的分析。为优化过程环节的监察,提供相应的理论分析报告。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象数量的变化研究。在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主要的监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数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历史统计。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数量变化的研究,具体观测其与监察能力之间的关系,尤其要通过数量变化的统计研究,寻找数量增减趋势的规律,及基于规律的趋势预测,来确定监管对象的范围和边界。
(8)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负荷的定量研究。回顾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监察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包括机构人员、技术等定量统计,比较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这些定量统计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能力之间的结构对比。在此基础上,要研究能力变化之间与上述监察对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量模型,定量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同时,还要研究监察部门自身的能力、需求,和政府可能有的能力供给之间的矛盾,分析影响其能力增加的外部环节。
(9)近几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的变化趋势的研究。基于十一五以来,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的发生的变化情况,在详实的定量统计基础上,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后果的特种设备事故,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具体的得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变化的趋势规律、重点领域,特别是发生的一般性原因。基于以上的定量分析,给出政府安全监察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将通过定量分析、统计的方法还有历史的方法,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变化规律给出一般性的结论。
技术路线略。
4、研究成果:提交实证研究报告一份和论文一到两份。
 
湖北省特检院开题报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上午好,下面我代表湖北省特检院做开题报告。
1、预期目标:
通过对我国政府目前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工作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出下面几点:第一,对监察体制工作方式的主要特征和一般性规律;第二,这些管理部门在职责、方法、效果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做出的一般性结论;第三,得出特种设备监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它的主要内容有下面5个:(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综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2)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3)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控制性指标的研究;(4)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发展的定量研究;(5)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方式和手段的研究。
2、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综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2)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3)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控制性指标的研究;(4)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发展的定量研究;(5)其他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方法和手段研究。
第一,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综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
它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综合管理部门,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要研究内容有:在政府体系中定位和主要职责;工作法律依据、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职责上的区别与关系;事故处理方法。
研究目标:得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责任承担和对事故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性理论。
成果形式:分研究报告、论文。
第二,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一般性研究。
研究对象:质监、道路交通、铁路、海事、民航、消防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研究内容:职责与定位;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人员和经费;事故调查和处理方法;承担责任的方式。
研究目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特征和一般性予以提炼和概括
成果形式:分研究报告、论文。
第三,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控制性指标的研究。
研究对象:同上。
研究内容:指标分类;指标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指标制定的科学依据;指标与其监察对象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与变动的规律。
研究目标:对不同指标的定量分析,得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责任承担上与其内在的关系。
成果形式:分研究报告、论文。
第四,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发展的定量研究。
研究对象:同上。
研究内容:机构设立的统计;机构设立的历史演变,职责随历史演变的变化;职责随监察对象、范围改变的变化;机构设立的方式、部门、人员、资金来源、技术手段等。
研究目标:通过定量分析,得出这些综合数据与监察能力、监察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成果形式:分研究报告、论文。
第五,其他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方法和手段研究
研究对象:同上。
研究内容:工作方法和手段分类与统计;主要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分类与数量统计;管理和执法的具体手段,以及技术支撑;技术机构设立的方式 。
研究目标:通过对其方法和手段的定量分析,得出其与监察效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责任承担的方式。
成果形式:分研究报告、论文。
3、研究方法:实证与文献相结合的分析比较。具体有:走访调研;文献查阅;统计分析;归纳提炼等方法。
4成果实现方式:由分研究报告合成一份总的研究报告;形成若干篇论文。
 
重庆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开题报告
我们中心参与了09和10的两个任务,首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主要从7个方面来介绍,来源于安全监察模式机构研究,特种设备监察能力创新研究的子任务。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创新研究报告
1、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的现状,研究其机构设置、人员、经费、技术力量和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等能力组成的特性和规律,分析其特点、优势和不足,按照社会发展要求总结其中可资借鉴的模式经验,提炼可供参考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及机制改革的建构方向。
2、研究内容: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方法研究。具体研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与具体监察部门的利益关系,以及法规制定的程序、评估的过程和执行效果的监测等。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研究。从目前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开始,研究其影响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特别是现有的配置方式与监察能力之间的不匹配之处,以及人力资源在监察系统中具体的配置方式。同时,提出解决人力资源配置创新的具体方法、手段和路径。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经费来源及配置方式研究。通过定量的研究,具体的测算监察部门要正常履行自身的职责,所需要的业务经费的数量,并统计现有实际经费的增长趋势,从而得出在经费需求和经费的实际供给之间的差额,特别是这一差额对政府监察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影响;以此对监察机构的经费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支撑监察机构的主要业务需要。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技术力量及配置方式研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技术性特征,特别是在行政监察过程中,技术力量所起到的基础性和一般性的作用。研究行政性监察与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比较研究相关的监察部门在技术手段应用上的主要方法;提出技术支撑在行政监察机构内部的定位,包括机构设置的方式和人员身份的定位。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任务将文献研究、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相结合,运用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课题进行综合研究。其中,文献研究是根据所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上述所要具体研究的各项问题。案例研究是选取一个或多个足够典型的监察能力案例,包含一个或多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疑难问题,加以调查分析,进行多角度解读,掌握其运行特点,优点及不足,体现出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2)经验总结。在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总结。充分收集原始资料后,将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全国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点”(具体监察案例)“面”(安全监察能力)结合,“横向”(全国情况差别比较)“纵向”(历史改变与进步)结合,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结合我国实际优化改革需求,上升为具有可参考性、可借鉴性、可实践性的经验。
4、项目研究步骤及进度计划:按照研究内容安排,分阶段逐项实施研究计划:
(1)2011年5月—2011年10月:完成特种设备监察能力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机构设置、人员、技术力量和经费的调查整理,形成分项调研分析小结。
(2)2011年11月—2012年2月:根据前期的调研整理,分析提炼其特点、规律,形成阶段分析小结。
(3)2012年3月— 2012年10月:召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创新能力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创新理论初步意见。
(4)2012年11月—2012年12月:系统分析,归纳整理各分项内容,形成总结性结论研究报告。
5、项目成果:
本任务拟实现以下研究目标:调研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现状,分析其能力建设情况,梳理其特性和运行规律,总结其特点、优点和不足处。综合比较,结合案例,系统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提供初步的可供参考的分析结论。以上目标将以研究报告形式体现,形成综合性研究报告1份。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和划分方法研究
这是我们参与了任务9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和划分方法的研究下的另一个子任务,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
    1、研究目标:
(1)研究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在经济、法律和公共管理中的属性,确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2)研究获得科学的责任划分和边界确定的方法与工具。
2、研究内容:
(1)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研究。以经济、法律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工具,确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基本属性,以及其他属性的性质。研究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在经济、法律和公共管理中的属性,即是行政责任,还是民事领域的经济责任,抑或是刑事责任,或者是基于不同安全事故的状态,是这三种责任的混合。
(2)责任主体的责任边界研究。科学的确定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中,不同主体的分类,主要包括作为设计、生产、安装和维护的企业主体,作为使用者的企业、社会和消费者主体,作为技术服务的主体,特别是作为监察的行政主体。在主体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成本收益和混合按份理论,来确定和划分不同主体的责任。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带有显著的“混合责任”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各个不同主体在相互交叉的边界领域上的责任划分。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围绕课题总体目标,拟从安全责任的性质和划分方法开展研究,利用经济、法律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工具,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建立安全责任的性质和划分方法,通过调研、实证等验证方法,系统地解决各项关键技术。
4、具体研究技术路线:略。
5、项目研究步骤及进度计划
(1)2011年5月~ 2011年12月:完成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的理论模型研究,期间收集重庆典型事故案例。
(2)2012年1月~2012年3月:完成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安全责任划分方法研究,并结合实例进行研究。
(3)2012年4月~2012年9月:完成责任主体的“混合-按份”责任模型研究,确定和划分不同主体责任方法,并结合典型事例进行研究。
(4)2012年10月~2013年2月:各个不同主体在相互交叉的边界领域上的责任划分。
(5)2013年3月:提交研究报告及相关结题资料。
6、项目成果和考核指标:(1)提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性质;(2)提出科学的责任划分和边界确定的方法;(3)以上成果体现在研究报告中,并提交相应研究报告1篇;(4)发表学术论文1篇。
 
南京特检院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是南京特检院的发言代表,今天我开题的题目是国外特种设备监察方式的研究,来源是国家十二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也是任务10的一个子课题。这个子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比较国外与我国政府特种设备监察方式的异同,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安全监察模式优化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以国际上先进的监管方式为借鉴,同时结合我国监管背景和体制机制特点,总结、提炼和开发适应于我国本土化的监管技术方法和监管模式。
1、研究背景:
(1)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我国特种设备监管需要逐步适应国际通行做法和惯例。欧美等发达工业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特种设备监管法规、制度体系相对完善,管理经验相对丰富和成熟。
(2)有限的监管资源与日益增长的设备数量需求矛盾,与民众和社会的关注度和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国内目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基础和社会环境有待提高。诚信体系和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基础措施和手段落后、科学技术装备不足。比如国内特种设备数量庞大,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库建立有待完善,现场监管实时数据调阅不畅,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监察手段。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于欧美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式的介绍。主要有深圳质监局梁广炽《美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综述》,武汉大学关于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式研究》以及总局特设局组织的对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研究。但基本局限于监察安全监察某一方面的研究,缺乏较为全面和深入系统的理论性阐述。
3、研究内容:
(1)国外纳入政府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的范围:具体统计和分析国外纳入政府安全监察范围的特种设备的种类,包括涉及的产业领域,具体的产品类型。通过具体的统计分析,研究监察对象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进入政府监察的特种设备的原因。
(2)国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研究:具体研究国外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要通过发展历史的过程分析,提炼出不同阶段设备监管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阶段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得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发展的一些具体规律。
(3)国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察主体的研究:研究比较国外典型的安全监察主体(政府主体、社会机构主体和市场主体)。聚焦于研究政府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主体,其机构设置的方式,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在整个政府架构中的地位。具体研究政府监察机构运行的机制,主要的职能定位、人员的构成和资金的来源,主要监察手段等。
(4)国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国外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维修、检验各环节以及作业人员的管理。具体研究国外政府监察机构侧重于哪些主要环节的管理。特别是要研究这些不同环节的特点,以及主要侧重于某些环节的原因,包括使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和监管,从另一侧面研究对生产资质和人员资质的管理和监察。
(5)国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包括行政监察、法律法规、执法、技术监督等具体手段的分析,比较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中,国外政府监察主要使用的是哪一种?并研究这几种方法和手段不同的功效和作用,以及这些方法和手段具体针对的特种设备监察的对象是哪些?通过对比的分析,提炼出国外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最有效的手段,并对该手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6)国外对进出口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方式:主要研究美、日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向中国出口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包括在生产环节和出口环节的具体规定。同时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进口中国的特种设备的规定及其具体监察方法和手段。通过进出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的比较,分析国外政府在监察方式上与国内特种设备是否采取同一种规制的标准,并具体分析其中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的原因给予解释。
(7)国外对特种设备事故统计和处理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国外对特种设备事故界定的方法,并与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的界定比较。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国外对特种设备事故统计的手段、统计方法,特别是数据获取的方式,以及时效的要求。同时,对国外政府处理特种设备事故的具体方法展开研究,包括事故调查的机构,调查机构人员的构成,独立性和真实性的保障手段。对产生事故的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的依据和标准。研究法律、行政和经济处理的不同手段的依据,以及这些手段选择的因素。
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和检索:通过查询、检索、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研究的国家和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
(2)实地调研,获取前沿信息资料:尽可能选取欧美某一国家的安全监察机构,访问交流。
3)典型案例:选取几个国家和地区做研究对象,选择多个典型的监察案例,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加以调查分析,进行多角度解读,分析监察特点。
4)点面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具体监察案例)与(安全监察规范体系)结合。
5)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横向”(各国情况差别比较)与“纵向”(历史改变与进步)结合。
5、研究计划安排:
(1)2011年4-6月:查阅和搜集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资料,进行初步比较分析,确定主要研究内容,完成开题工作。
(2)2011年8月-2012年8月:基于所积累的充分的原始资料,选取典型案例,按照研究内容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阶段性分项报告,提交任务10课题组征求意见,并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3)2012年9月-2012年12月:进行分项报告的汇总和提炼,形成总体研究报告。
6、研究成果形式:提交研究报告1份、发表论文1-2篇。
 
南京市锅检院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我们承担的是06课题任务9里面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实现机制研究,按照武汉大学给我们的任务书当中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实现机制,给大家做一个开题报告。
1、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1)理论和科学研究的价值:第一,分析研究现行体制下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的依据和具体内容,引导企业认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履行安全职责;第二,提出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激励设计方法建议,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履行动力;第三,通过政府责任的边界研究,明确政府职责的范围和具体要求,为政府规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施依据;第四,探索引入强制责任保险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2)应用前景:任务成果将为政府及质检部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为政府及行业部门制定标准技术规范提供帮助,为企业运营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出解决方案,为质检部门兼顾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与控制行政成本提出建议。
(3)国内外研究动态:略。
4)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一,综合运用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博弈论、安全科学中安全对策3E3P”、管理学中机制创新等理论方法,研究影响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因素及体系;第二,通过船舶、航空、铁路、道路交通、消防、煤炭、建筑等行业安全责任落实的实证研究,分析其他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探讨特种设备行业政府监管定位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方法;第三,统筹国家规制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以及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的要求,提出系统完整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实现机制。
2、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主要目标:第一,明确现有规制下特种设备安全中政府和企业责任的边界确定,核心是企业为何应该承担主体责任,如何承担主体责任,以及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分析市场经济体制在现有职责划分的利弊,提出更加合理的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第二,分析责任机制内涵,构建基于理论分析的政府和企业的新责任体系,初步探讨责任体系权重分配,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提出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建议以及规制调整建议。
(2)主要内容: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方法与机制研究;特种设备安全中政府责任的边界研究;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可行性研究。
(3)研究方法:成立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分解研究任务;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统计分析现行体制的责任分解及其利弊;收集分析其他行业责任体制信息,采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研究等方法,借鉴其成功经验;组织调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政府基层监管部门,掌握第一手资料;学习应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剖析体系、协调矛盾,量化处理调研数据,提出解决方案。
(4)技术路线:
第一,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方法与机制研究。一方面,研究在现行政府规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下,从《公司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特种设备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社会责任、社会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企业为何应该承担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分析企业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机制的内涵,即责任内涵、机制内涵,研究我国现行制度对于特种设备安全中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无限责任的规定是否合理,对比我国船舶、航空、铁路、道路交通等相似设备、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经验,研究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或体制是否可以借鉴、引入特种设备行业,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再次,基于特种设备行业保持整体稳定条件下,进行责任体系设计,突出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经济效率,使新制度既有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验证,也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这里面有包:a.基于市场经济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完善契约管理,降低道德风险。b.基于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各方和谐共处愿景的设计,构建依法治理、科学发展、协调有序、安全节能、公平诚信、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以及行业从业各方的可持续发展。c.基于安全基本原理指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探讨安全责任制度组成,及全过程安全责任权重体系分配。d.基于管理机制优化设计,按照系统规划、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及有效防控原则,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并体现政府对企业(公民)管理的公平公正。
第二,特种设备安全中政府责任的边界研究。一方面,梳理和界定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特种设备安全中政府责任、企业责任相关规定,厘清当前法律法规对政府责任和企业责任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职责定位的研究。根据企业应承担的主体责任,研究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各项职责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风险以及行政的缺位和越位,吸收我国文化、卫生、教育等行业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实际重新对政府职责的内容和覆盖范围进行定位。再次,实现职责定位的方式方法研究。从苏联解体看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理论方法,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特种设备体制改革路线和措施,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改革方法,遵循局部试点、经验总结、反馈调整、全面改革的循序渐进方式,保证大多数相关方利益稳定,保证改革的成效。最后,政府履行职责的成本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履行职责的行政成本,研究如何能以最佳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 使有限的政府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利用, 进而产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用。
第三,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可行性研究:一方面是特种设备安全特点研究。即分门别类、准确把握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的固有特点,以及发生安全事故后对企业自身、对从业人员、对社会、对政府履职产生的危害和后果。另一方面是对特种设备保险的现状研究。即    研究特种设备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状况,重点是责任保险制度(含第三者责任险、公众责任险、职业责任险、产品责任险、雇员责任险)对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对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的积极作用。再次是实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必要性研究。即充分调研我国现行法律中已规定了具体强制保险制度的4部法律(《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强制油污染民事责任保险、《煤炭法》的强制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建筑法》的危险作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研究其在行业安全责任中发挥的作用及实施方式,从降低设备意外事故、有效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帮助政府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处理特种设备责任事故的行政效率等方面,探讨在特种设备行业强制推行安全责任险的必要性。最后是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方法研究。即重点研究制定规范特种设备强制责任险的相关法规的可行性,要求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条款要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保持一致,企业主体责任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利于保险公司操作。本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局部试点、由小到大、分类实施”的原则,在部分区域可选取一类或几类特种设备,在不同类型(如:生产、制造、检验等)的中小规模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试点推行一项或几项安全责任强制险,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广实施。
3、具体的研究步骤和时间进度。时间进度由于时间所限不详细介绍。考核指标有三方面:一是分析现行体制下企业和政府职责的具体内容,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企业主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得到多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二是在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明确界定政府责任边界,提出的政府规制改革方案全部或部分被采纳;三是提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险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市场规律。
4、项目的成果主要有两项:一是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二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些论文。
 
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开题报告
一、项目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依据
1、研究背景: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06课题(《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风险关键技术研究》)中《安全监察模式优化研究》课题任务,该研究任务下设立了“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研究”子课题。根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的委托,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承担“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研究”子课题的具体研究,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研究目标和内容框架。
2、研究意义: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是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
(2)特种设备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具有潜在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导致作业人员和公众的人身伤害,给企业或社会造成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3)针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国外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职能、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分析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可为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体系提供借鉴。
3、研究依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系统的开展了对美国政府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美国在该领域进行监察管理的文献和资料,形成了国际上在该领域的体制、机制运行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支撑。
二、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项目研究的主要目标:本课题拟对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同时对国(境)外先进的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进行比较和借鉴,为优化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体系提供借鉴。
2、主要内容: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政府机构的研究、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社会机构的研究、国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市场主体机构的研究。
3、创新点:将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分为三类即政府、社会机构、市场主体机构进行分析、比较,能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体系提供全面、多维的借鉴。
4、项目研究的方法:
(1)资料文献研究、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将文献研究、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运用在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对本课题开展研究。
(2)实地调研:本课题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按照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不同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家各一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标准、职能定位、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分析其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
(5)项目研究的技术难点:第一,资料文献、规范和案例收集、获取的广泛性、全面性、实时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第二,实地调研工作可能受到时间、资金、资源条件等的限制。
6、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围绕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拟采取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总结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归纳以及调研、实证的验证方法,系统地分析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立标准、职能定位、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在新时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三、项目研究步骤及进度计划
1. 项目研究的步骤:
本项目研究首先了解掌握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现状,通过广泛收集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相关资料,配合必要的实地调研,尽可能获得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职能、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全面、详细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科学、全面的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基本掌握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职能、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情况,最终完成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研究报告。
2、目研究的进度计划:
2011年:基本完成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职能、人员配置、法规依据、资金来源等有关资料、信息的收集、翻译、整理、分类工作。
2012年:对资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完成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研究报告。
项目主要的成果和考核指标,根据与武大质量院的磋商,最终提供研究报告。
 
主持人:衷心感谢七个机构的开题报告。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项目组成员既要进行相关项目合作开发的协议的沟通,又要理解课题任务,对课题任务作开题。武大作为两个课题的组织者和牵头单位,知道大家从3月31日后到今天4月19日,这两周多的时间内完成以上众多任务实际上非常艰难。我们知道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但我们仍然坚定地要开这个开题报告会,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开题报告会不仅在形式上使我们这个课题正式动起来,使资源真正聚集起来,更关键的是使大家早点进入真实的状态。课题要求时间安排挺紧张的,不能再拖下去。整个开题报告会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各个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课题的理解,对研究内容的挖掘、对文献和理论方法做了很多的研究。我在此代表课题的组织单位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各位专家谈一下体会及分享一下建议,最后请刘人怀院士及几位领导作总结。下面先请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赵老师从国外的角度来谈谈。
赵先德教授:这两天获益良多。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思维,大家谈的东西从政治、经济、法律的角度来谈如何监测特种设备,向发达国家进行借鉴。实际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的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监测方法,不同的责任界定,不同的法规对企业的行为和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我觉得这些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出于个人背景的不同,我想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的博士是运营管理,生产计划运营战略,质量管理。最近在做供应链管理,其中有个项目叫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召回,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ITC共同支持的项目,这个项目也得到和程院长的大力支持。我们也正在进行供应链之中的关系管理以及关系管理如何影响供应链的项目。调查了600家企业,这个项目在国内外有比较大的影响。我从个人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背景和角度谈谈。一是监测模式的优化。这个题目应该基于我们对于特种设备的供应链的结构,在现有的供应链结构有哪些演员,他们在扮演哪些角色,他们在管理哪些关键的流程,基于这些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流程的分析,我们可以鉴别在供应链的哪一个环节可能会发生那一种风险,从这些可能风险带来顾客和社会的损失的了解,反过来我们可以知道在供应链具体的哪个环节我们应该监测哪些具体的变量,应该怎样测量这些变量,如何收集数据和作分析,作哪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决策。应该引导企业做这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亦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涉及到谁应该在哪个环节监测、收集数据,谁应该做哪些分析,做哪些决策。基于这些分析和决策,我们就可以找到很多事故的起因,源泉在哪里。责任的划分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哪个演员做了什么事情,最后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责任划分的模式,就会引导企业做好自己的文章,因为他没有做好,就要负责。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是应该监管的,一是针对供应链中不同的演员的管理体系和能力(与人、机器、流程相关),做一套最佳的管理体系并推行。有了基本能力的企业政府可以发照,否则不发照。另外,在某些产品的关键性能和表现方面政府可以监测,如果是基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的风险和起因的理解制定出的监管体系,最后才能真正帮助企业避免风险,引导他们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最后,整个社会的风险成本才会下降。听了这两天的报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给我们去开展这个项目的研究。
程虹院长:谢谢赵老师。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其实整个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问题。赵老师提出和美英等的合作、从供应链的角度思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下面我们请董慧教授谈一点意见。董慧教授是国内研究计算机语言本体论的顶尖教授,他的论文的引用率在国内是最高的,而我们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的语义分析、本体结构的研究就是他领衔在作。
董慧教授:谢谢大家。这两天大家的发言,我也很有感触。我有两点想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在这个项目中如何突出质量院与各地特检院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应该有区别。我觉得目前各地特检院在突出本身的特点方面不够。南京的特检院的同志的发言比较好的掌握了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抓什么。大家目前的发言主要在讲理论和实际,但如果本身应该抓什么掌握不好,将来理论掌握不深,实际把握不好,做子课题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质量院对整体的框架体系做了非常明确的说明,质量院和各地的特检院的课题都应该围绕在这个框架下发挥自己的特点。祝老师刚才也谈了自己承担的子课题,他就比较好的展现了自己的特色——在理论上应该怎么做,且突出了自己在法律上的特色。这样来做这个课题一定能做得比较深。对质量院来讲,要突出在理论、方法、模型以及国家的政策方面的研究,提出一套理论、方法、框架、法律上的有创新的监管体系。对于各个特检院,个人认为要突出实证、实例的分析研究,总结一套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这是质量院理论方面的基础。第二点建议是,整个我们承担的06课题将来有两个研究报告,一是每个承担单位的成果做一个集子,另外一个要下大功夫的是由质量院承担的把各地的成果和我们提出的理论如何融合一体,形成研究报告,提供给国家参考。这样06课题会更有份量。如果仅是简单把各个单位和质量院的成果进行简单汇集可以不够好。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程虹院长:感谢董教授。我们最后会汇集成一个集子,两个方面的支撑。时间关系,下面我们有请从英国回来的刘学元老师。他在我院长期教授博弈论,在责任的博弈研究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刘学元老师:基于我个人的从事企业质量方面的研究,跟各位有点不一样,可能看得更多的是细节。此项目在企业上也有很多值得深入调研的地方,从我个人的优势在课题上主要负责国外文献的整理及国外企业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以便整合对比。“二八现象”——很多问题和事故是由于关键的生产单位或关键的零部件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们就是要从国内和国外的材料中,找到这关键的20%,这是基本的思路。另外,产学研用是一个完整的环,各个主体在其中博弈,很多事故的出现就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利润的环节很强,约束利润的一方弱了,就可能造成失衡。因此从博弈的角度上找到这弱的一环也很重要。当前的质量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道德的问题。道德弱了就是自我约束的能力弱了,在法制不强的情况下这就失衡了。我的一个建议: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只有方法正确,结论才是可靠的,建议才是有依据的,有效的。参与单位虽然分散,但在方法上应该是一致的。希望刘院士多指导,这样才会有统一的认识,结果才会有可比性,可探讨的空间才更大。我本人亦会竭尽全力协助院长做好课题工作。
   程虹院长:感谢刘教授。他这几年在质监方向做了大量调研,他提出的建议很重要。我认为统一的方法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进行实证检验或理论逻辑的检验,然后看检验的结果是否和理论假设一致。这个建议提出的虽然是很基本的东西,但在国内非常重要,因为国内大量的研究既不提出假设,最后的结论也不验证。但我们有刘院士做我们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在研究方法上一定可以避免这些错误。下面看崔局长、刘院士等还有什么建议。
    崔钢局长:这个会开得好。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已经很深入了,已经动起来了,这点很好。对这两天的会我提三点建议。一是对各任务书,任务的目标和各承担单位的目标的分解对接要加强。我感觉有的单位的目标过大了。短时间内这么有限的经费和人员可能不能完成这么大的题目。如广东特检院的,要再聚聚焦,再明确一下。还有一个课题有几个单位来做,这在考虑设计上是可以的,但他们之间要协作,要有侧重点,否则一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结果相差太大,研究的意义就不大了。比如保险,有几个单位在搞,有的从承压容器的角度,有的从电梯的角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看大家的结论如何,看下是不是该强制,该不该搞。还有一些许可和责任边界的划分。责任边界的划分也有几个单位在做,从课题管理组的角度,资源要整合要用好。第二个建议是课题的参加人员要再完善一下,一是建议任务的主研人员要下沉。重庆的单位做的比较好,有的单位没提,任务的主研人员,相关的单位一定要放进去。二是一定要有基层监察人员参加。这个南京提到了,别的大多数没提到,因为我们是研究监察体制的,基层的不进来会脱离实际,还有就是企业的人也要进来。另外研究保险的几个组要把保险公司的专家请进来。另外有些单位把领导放进来了,这也挺好的,但主研人员要给领导分配角色,不能只挂个名,要其协调资源、人员。解决重要的讨论一定要他们参加,他们掌握的信息可能比你们的要多。第三个就是时间就是在12年完成,弄在12年外的一定要调整,在12年前完成,且要在12年上半年完成。第四个是每个课题研究的范围不要局限在本省本市,要从全国的角度,如果调研要到其它省市去,特检院要协调,如果特检院有困难,局里可以协助。要立足本省,放眼全国,不然结论会有问题。还有几个课题有几个事要再明确一下,一是风险分析这一块,作为监察部门,不仅要关注技术风险,还有管理风险,你的工作是否到位,行为作风是否有问题,如南京重庆这方面要增加这块的研究。还有一个指标的研究。湖北的杨院长提到了,还要再明确一下,从总局来讲需要三套指标,一个是特种设备将来进入国家质量指标怎么体现;第二个是总局要求一个季度搞一次风险分析,这也需要指标;第三个每年的年报,年工作总结要有哪些指标要弄一弄。还有武汉市负责的要在协会、社团上在这方面做一下研究,政府的研究有人在做,但社团的没有,这要调整一下。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任务方面的建议。一是上午祝老师提到的责任体系上没什么理论研究。其实这方面的研究可能也有,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团这些不同的责任主体,责任不同,但问责的原则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企业,以无过错原则为主,对于政府、消费者、社团则可能以过错原则为主,你是否按法律法规办了,如果按照法律法规办了,你就没责任了。目前这块在法律上比较模糊,我觉得这块上我们可以好好研究,立不立得住。如果这块立得住,这是对安全生产领域是最大的贡献。包括安监总局搞的那个问责,搞了一个令,其中有一些免责条款,但监察部和检察院并不认可,他们说这是安监总局自己搞的,他们不承认。另外一个就是要注意继承性。虽然目前这个课题研究进入国家攻关是第一次,但之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国外体制的研究,出了一套丛书,另外十一五当中也有一些研究,这块要有效地继承下来。这块由丁主任负责,回头将这些资料都发给大家。在此基础上再搞收集。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我建议把一些共性的东西抽出来搞专门研究,比如像国内国外的资料收集,好几个地方都提到了,我觉得是否整合一下,提要不熟,再组织一个专门的队伍收集,可能效率较高。包括对一些行业的调研也是这样,各个任务、各个课题可能都有需求,可以组织一下统一弄,这样效率比较高,效果比较好。第四个是成果方面,我建议是否这么考虑,一是特种设备监察的职能调整方面再探讨一下。我个人感觉以后在监察范围和产品这一块可能要适当收缩,但是有些职能可能要扩大,比如说社会管理这一块,总书记要求改善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这一块监察部门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之间出现问题,能不能多搞些行政协调,这样的作用咱们是可以发挥的。有些东西到法院是说不清楚的,但咱们监察机构可以做。另外在宣传,在文化建设上这块也要抓,原来我们在这块比较弱,这块抓好后,对提高预防能力,增加企业责任有好处。所以说监察调整要有减的部分,但也要有增的部分。这个我建议要注意一下。还有一个我建议这个理论昨天讲了要研究,还有一个一些管理工具要开发。比如战略管理有很多工具在里面,怎么弄,包括风险监测,如果开发一些东西给我们用,将来会极大提高我们监管的效率。第三个就是课题组织协调很重要。课题参与单位比较多,人也比较多,一定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比如开一个BBS站,QQ群之类的。第二个是各个单位要出一些阶段性成果的话,要发表。最近我们协调了《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社》,准备开一些专栏,这个可以跟丁主任联系。我就简单说到这。
    与会专家:听完各个单位的报告,我有一些感受。这个课题感觉很好,对技术性问题研究等很难同时去做,范围太大,回去以后感觉很难开展,很难下手去做,因为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对一些技术问题投入很多时间去做,那还有多少时间投入去做第二个课题?建议:开题开得挺好,但不好实施,没有更多精力去做。09任务的四个单位的任务能否更具体化一些?每个单位就只做实证分析?如安全责任划分,只做八类特种设备里面的一类,就只搞承压类机电,就搞锅炉?否则明年出成果很难出来。怎么让他们更好地做呢?第一个事故安全责任的界定和依据。用具体的事例,如100个锅炉的事故是根据什么来界定事故的责任的?现有的事故处理模式一定要搞出来,不搞出来所有的假设都没有依据。接着说存在什么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依据法规或规程对责任体系进行调整。否则,我们现在时间这么紧,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和最好的效果,我是非常担心检测机构做这个事情的,我估计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个事情的,查资料,再进行实证分析,再提出新的模式,很难做到。检测机构每天接触很多案例,掌握很多信息,到年底让每个单位拿出数据积累,然后进行划分和实施,我觉得这是可行的。
    陈钢局长:我想说三句话。参加整个开题会最大的收获和印象就是这种形式非常好。其它几个课题将按照这种模式对他们进行要求。为什么说这种模式好呢?我们这些技术机构在基层进行实践工作,很少进行科研,这次之所以要有这么多单位参与这个课题,我个人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点:通过这个参与,通过这个过程,达到一个认识、提高和学习的目的。很多人可能没参与过课题,听下来比较一下可知,准备和参与的程度不同,基础不同,最后的表现的形式是有差异的。参加过课题的想法和思路就不一样。通过本次会议和程院长设计的第二、第三次会议,达到一个明显的提高。这点我是非常看重的。这个课题的目的之一就是锻炼、提高队伍。第二句话是我们所有参与单位回去后要照崔局所说,尽快完善补充,缩小范围,集中目标,明确参与的主要人员。我提一个要求,必须要完成。各个单位报上来的一列全是院长和副院长,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没法干,我不相信你们的精力比我还多。一个单位一定要确立一个主研人员,如果都像叶院长一样能拿出很多的精力来参与,我赞同。如果不是,确立一个主研人员。我们要通过这个来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最终通过这个课题使我们的队伍中能够发现一些能够和武大质量院对接的,继续研究的队伍、骨干,最后形成行业的权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果。我从带队伍的角度提这个要求,一定要落到实处。每个单位都要相对出一到两个人来。接下来有更多的人来担当更重要的责任。第三就是表个态,刚才崔局长要求参与单位的协调和沟通,小丁,我们看看一是从平台层面,二是从十二五课题组织的单位层面上还要做哪些任务。这次开题使我们感觉责任很大,程院长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树立一个好的表率,作为一面镜子,我们也要反思我们协调、组织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回去我们要从大的项目的层面上更多的去考虑,去提一些具体化的要求,让成果确确实实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再次感谢项目的主持单位和参与单位。
    程虹院长:下面请刘人怀院士对整个项目提出总体的评审意见。
    刘人怀院士:昨天到今天,会议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从上,从中央政府、国家质检总局到各地的层面,到质量院,都齐心协力,非常认真投入到这个课题中来。这让我很感慨,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其它的层面,包括很多国家的课题我都参加了,往往首长一讲话就离会,讲完话就走。我们的陈局长至始至终,从头到尾参加了这次会议(包括我),这个课题的凝聚力,大家的合作精神,方方面面的努力让我很感慨。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从上到下有认识。特别是昨天程院长的讲话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对待这个课题站在这么高的层面讲。现在很多人不太注意,去年的第二季度末,中国的GDP走到世界第二,越过了日本,这对我们国家有一个里程碑的意义,因为我们中国过去一直是落后,都是怕洋人,崇拜洋人,月亮都是外国的圆。走到外面中国人都没有底气,包括我第一次出国,都感觉没有底气,走到外面人家张嘴都认为你是日本人。32后的努力,小平同志的思想,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中国走到当前的第二,这是一个质变。现在全世界,美国最怕中国,它晓得中国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中国很快就超过它。当然我们中国的人均不行,但总量的意义就标志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了。我现在出差比较多,到了中小城市都发现洋人、外国人,广州市就有十几二十万外国人,以前看不起我们,现在看得起了、重视我们。特种设备在这种时机,立下这样一个课题,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我们特种设备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发生事故去处理,而是从一个理论和政策上,用科学的办法处理特种设备的质量问题。我们开放以后,才真正尊重知识。可能十年之后,非常戏剧化的,我们就成了第一。美元现在在迅速的贬值,当有一天美元贬到和人民币一块兑一块了,我们就戏剧性地就成了第一了。美国现在弱了,美国现在总的负债等于它全国一年的GDP总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奥巴马用尽一切措施来使得美国不要颠覆,不要倒台,不要沉没。所以他打的什么牌?打的台湾牌。在非洲、中东搞了很多事情。这些年我们一直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让中国未来十年左右更加开放和先进,我们特种设备工作也要意识到这一点,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对我们整个机构改变,和管理方式改变有巨大促进作用。昨天我听了报告很感慨,我从六十年代开始从事特种设备工作几十年,做制造设计计算各种特设工作,感觉压力容器是非常麻烦的,美国已经搞了两次全国压力容器技术攻关,目前很多技术问题仍未解决。特种设备从设计制造到使用每一步都很关键,很多小细节都关系到安全问题,很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都说明了这一点。现在很多压力管道监管还处于空白,特种设备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央一直很重视,但我国特设监管一直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现在做这个课题我认为很好,从宏观到微观,我觉得还需要细一点,特种设备八大类,要进行分类,不然一块儿研究只能反映共性问题,不能反映个性问题,如果分类做的话更便于分类监管和政策处理的制定。我觉得程院长的思路可以,特检院做一部分,学校做一部分,最后再综合做。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引领我国在特种设备监管领域走向世界前列。而且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完全抄西方国家的东西,自己摸索和研究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特种设备监管方式,才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另外要分区域研究,我们东部地区的地理气候情况和西部的不一样。做出一份切实可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课题,引领特种设备行业真正提升水平。谢谢大家!
程虹院长:非常感谢刘院士,他刚才的一席话,从整个国际的角度和国内实际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特设工作,非常深刻和高屋建瓴,下面我们请课题组组长,国家特设总局陈纲教授作总结讲话。
陈钢局长:听了各位专家的讲话,我也谈谈我的感受,刚刚刘院士的点评也非常精彩,从国家发展的高度,特别宣传了特种设备的重要性,我们说重要是一个方面,刘院士说重要那就是另外一个方面,刘院士提的一些要求也非常好。刚刚几位专家的意见都非常好,我想说三点,第一点是感受,9和10这两个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最敏感的责任体系的划分,一个是监管模式的优化,看起来是两个点实际上是一个体系一个概念。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个开题的形式是非常好的,武大在这上面做了精心的策划,各个单位都作出了很好的开题报告,也许过几年再看会觉得很粗略,但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类似大规模的研究,这次能在武大互动起来,拿出这些东西包括答辩我觉得挺不容易,我看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水平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很多,绝对是很大的希望,包括这次的互动,武大的精心策划和各个检验机构的精心准备,大家在这里集思广益,而且是方方面面专家的到会,这是第一次开题,后面还要有,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交流,我们要循序渐进。参加这个会我的感觉是回到了八五攻关科技项目,我们非常的认真,第一嘛我们承担国家的攻关课题,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太清楚该怎么干。知道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但是不知道我们之后能拿出什么东西来。那个时候不同的单位在一起大家就是集思广益,我觉得现在这个情况和那次类似但是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好多虽然大家做了很多准备,但是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完全的清晰。但是我看到这个架势这样一种状态,万事开头难,我对后面充满信心。当时我做八五也是这样的一开始忐忑不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几年以后目标就清晰了,然后到了八五结束的时候,一大批成果就出来了,当时就评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然后省部级奖一批,最后还有一个国家科技奖。就是说从初期底子比较薄到后期取得这样一个成果,关键在大家的精神状态,我觉得我参加这样一个软课题的研究又让我回到了八五时候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也是比较艰难的,一个又开创性的阶段,另外一个方面是感觉到同志们的思路和方法都还不是完全很清晰,我已经感觉到有很多理念想法是很受启发的,不一定是到后面才有启发,好多理念想法现在虽然还没有展开但是对我们考虑下一步工作马上就会有影响,再加上这些理论的技术研究,我对后面出的一些成果,可用的成果我是充满信心的,另外从组成人员上来看有我们特检的有我们海外的教授,还有我们刘院士给我们指导。后面还有相关方就是企业,我们团队的各方面的利益意愿想法都很好,在一个我看这个范围上也突破了简单的监察,责任包括安全生产的其他行业,制造业等等,我们是搞监察但是搞监察首先要把企业研究明白,监察的最后效果应该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落实,而不是猫捉老鼠考虑的是怎么去抓他。那么就不能解决问题了,那老是一个标的问题,真正的本的问题就是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这是我的几点感受,特别是我也对程院长说的那个国家战略意识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个事情就是一定要进行下去一定要去考虑去干,然后我提几点希望:我是觉得软课题一点都不“软”软课题价值如果做好的话,比硬课题价值要高很多,我觉得我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当然最有发言权的是刘院士了,(刘院士发言:管理我把它看成我个人认为管理第一的思想,再多好的科学家,没再多的工程师,再多好的技术,如果没有的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好的管理技术才能发展,老百姓才能幸福,国家才能强大,所以我认为管理第一,)我为什么有发言权那我从“七五”“八五”开始一直到“十一五”都是做硬课题研究,我对硬技术研究最有感情了,但是现在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做事,现在感觉搞管理工作的话如果软课题跟的上去的话它解决的就可能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硬技术也非常好但是它解决的是一领域一条线的问题,所以我两边都感受过以后我感觉到了软课题的重要性,而且它一旦有了好的成果就会有一个全局性的作用,第二,我想在我们这个研究里一定要实施战略和系统,我反复说我们整个项目全国国家级的特种设备就这一个,相比之下这是全国的一个龙头,有六个课题,我们06课题是龙头因为它要提出需求,科技需求那五个题要立项的时候要对他有所指导,同时那5个题目出来成果要在这里面生根,所以他这个龙头是这样一个作用。这里面还有一个任务,是战略和系统结合起来的两个方法的研究,这个任务是一个“龙脑”它在06这个课题里面又发挥了一个中枢的作用,一切是离不开战略和系统的,我们06的那几个任务包括咱们的课题包括检验体制的改革,包括企业设备监管,包括设备分类监管,包括隐患的排查治理,这都是我们这个任务今后若干个实证,案例,当然还有个人才工程。在我们这个研究里要特别注意监管模式,要特别体现这两个的结合,实际上从今天的情况看,我们这个题目已经体现了过去我们好多研究也一直在做,可能比较分撒比较局部,有些教授也在研究,学校也研究的很深,但是没有成系统,我们遇到问题就不好办,往往就是一来事儿就临时找几个专家一起议论,这个东西能应付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我说一定要从战略和系统的角度上去处理,那么系统就是怎么在我们监察系统怎么体现出来,现在我们有国家、省、市、县、从大块上讲就有6个体系,下面可能还要再加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和我们科学监管是息息相关的,不是简单的并列的,而是六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那个轻那个重,互相之间是怎么联系的,我觉得这样在立题得时候一定要利用你们的优势,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成果,而是一个有机的一个围绕发展的一个系列的成果和方法。另外我们还要体现以下中国的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特点,一说战略管理书上说的很多都是企业,真正公共管理部门的几乎没有,最近有一点书还是基本是把国外的一些书籍翻译过来对中国不适合,国外是对选民负责,是小资本大社会,那么我们特种设备这块怎么拓展,我们搞管理搞研究一方面是把国外好的理论拿过来为我所用,但是要适当的改造以下,还有一种是需要我们创新,战略和系统的结合我们就完全有条件去利用。第三点是组织模式,开题的时候一定还要增强互动,互动整合再凝练,开头很好这个方式对我们整个项目有了一个很好的事态,但是中间还是有一些断点,下面的研究既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又不能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样会有脱节,最后的成果不应该是一个各干各的一个汇总,而是一个思路上方案上的一个协调统一,中间环节要加强沟通。出来的东西应该是一个凝练过的东西,这个应该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另外有几点在我们搞硬技术研究的时候出现的情况,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开题的时候要广开思路但是在研究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聚焦在一个点上,眼下还是可以广一些的论证从里面找一些点。另外一个就是继承、创新、前瞻,不能什么事都从现在开始好多人家已经做过了,比如国外的一些法规,在涉及到责任和模式对我们都有借鉴,然后还要创新,同时还要对下步有一个好的铺垫,另外像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标准制定,我们要三维一体的结合,要在工作中提出问题,研究以后再到工作当中去应用,把阶段性成果再改进完善。最后把成果变成一个标准,我们这呢就可以把研究、实证和局部的试点和法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另外是这个题目和其他的互动,一方面是前面的其他课题已经取得成果,还有是跟前面01到05之间有一个互动,特别是在06课题内部其他几个题目是有互动的。这里的其他几个题目指的是,比如说检验体制的改革,分类的监管等,那些东西肯定要在这里面做体现。我觉得民族的东西往往是世界的东西,我们好多国际先进、国际领先怎么来的,有些是怎么体系了中国特色。再一个共性和个性,有些是共性的包括责任体制体系化,但是具体落到实处的时候,可能怎么来界定责任的时候每类可能不一样。那么东西南北也会有些差别。所以说,共性做到什么程度,个性做到什么程度,这都要在下面调研中再进一步分析。否则的话会是一片雾水,什么事都要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我们这个开题,很好的一个开头,但是离我们真正的开始做,甚至还有相当的距离。
再一点呢,通过这个题目,我希望,一个是对科学监管我们的发展战略,能够提供好的成果;再一个非常重要,那个人才问题。这里面有两方面,一个是我们特检都有人才的成本。主要这个事情干上两三年以后,肯定一批人才就出来了,而且这个人如果不断干下去的话,就会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呢,通过这个题目,我也希望像赵教授这样的专家多了解特种设备,今后有更多的这方面专家多关注特种设备。像我们有事的时候,大家一块来解决问题,很快能够发挥作用。因为我们在硬件方面有这样一批专家,但在科学监管这方面比较难,因为接触比较少,好多事得从头开始。
所以我说这个,对这个题目寄于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共同努力。一个是对监察这个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更加科学,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呢,我相信通过咱们这次研究,也能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科学监管方面短课题的研究开拓一种高效模式。
最后我要表示感谢。第一,感谢武汉大学,第二,感谢参与平台,不单是我我们在座的,我们这四五十个院士都参加了不同的任务,今天看到大家这种认真,这种投入,大家这样一种状态。我觉得那我们今后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充满希望。特别要再次感谢罗院士、赵教授对我们这个课题的支持,谢谢!
程虹院长:我们“十二五”的06课题任务10和任务9的开题报告会的各项议程现在已经圆满完成。最后呢,我首先要非常非常感谢我们的刘院士,用两天的时间来全程的参与我们项目的各项研究和各项活动,包括昨天在船上的交流,以及刚才在会上高屋建瓴的讲话,为课题的下一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家特设局、中国特检院,他们也是项目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都全程参与。我想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和研究当中,会非常好的去体现他们的思想。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我们这些特检院的专家们,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比我们预期要好的多的开题报告。确实大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各个院这些领导都不是挂名的,都是带着团队实实在在的在参与研究,真的是让我们非常感动。还有我们赵教授专门从香港赶过来参与研究,以及我们院的包括我们学校的专家教授参与的研究,都表现非常感谢。
第二,我们要表示歉意。这个项目由于时间紧,当然主要是我们主观上的能力所限,在课题的设计上,尤其是在聚焦,在任务的侧重,我作为这两个课题的负责人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下一步,首先是作为特检的牵头单位,我们将迅速的将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理念,课题的侧重点,和课题的实证案例,刚才各位专家和领导提出的意见,我们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大概就是三五天内把,这周我们就会把会上提出的这些需求和进一步需要明确的课题的侧重点,我们将拿出第二次的课题,进一步进行规划设计的任务的设计,这是第一个我们需要做的。第二个要做的,就是我们会迅速的开通我们网络的视频研究的平台,我想在近期,也就在五一前,分别和各个单位,在网络上召开我们课题的视频研讨会。我想通过这一轮呢,可以将我们每个课题的总体设计,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预期成果可以明确一些。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二个事情。然后呢,对开题报告,按照专家们的要求做第二轮第三轮的修改和完善。开题报告研究的过程,它实际上决定了未来预期的整个成果,它是一个纲。同时呢,即第三个呢,我们会对其他的课题,我们学校还有一系列开题报告,这些开题报告的成果我们都会像今天一样,今天只是给大家提供文字版的昨天我们设计的稿子,我们也会时时的,在48小时之内,把我们学校的这些老师开题的情况,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在网上分享。
包括还有一些企业的开题,我们还有会有一系列的开题就想刚刚陈局长说的又开始不明确越做越明确越来越聚焦,一开始就这么明确的这种科研是没有的,科研就是不断的突破不断的超越这样是正常的,第四个是我们最近要开展一些典型案例的调研,通过调研出一批初级的成果,看案例调研怎么,案例分析怎么做,案例怎么还原,怎么抽象,实际上就是专家提出的我们要把方法论作为基础通过实际的案例调研来把它提供出来,最后我们会迅速的强化我们课题与其他课题组的协调,因为我们从08开始特别是我们“十一五”取得的成果和进程,我们会向“十二五”的丁部长进行资源共享,最后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特别是向刘院士,课题领导小组我们想会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律真正的加强国家战略意识的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课题的协调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个课题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最后的成果我不敢说,但是我想每一个过程我们会全力以赴,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对武汉大学对我们课题组的支持,谢谢大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