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难以培育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7-11-15     字号: [小] [中] [大]

    在近半年以来,一直为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以及企业家们讲授《以工匠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门课,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共鸣,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机制上探讨了中国为什么难以培育工匠精神。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前面一篇善于工匠精神的稿子中,我提出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文化层面的道德追求,而是一种能够带来收益的要素。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所谓专业精神就是要形成特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专业化分工;创新精神,就是强调工匠要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持续地进行“干中学”。因而解释我国的工匠精神不足也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难以形成专业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例,我国的高等学校录取率总体达到了70%左右,而剩下的30%并没有进入到专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多数是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这一结构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多数是以学术性定位为主,高校教师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标准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而学术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能力,大多是通识性教育,这是由高校的定位决定的。二是,真正的专业化培养,恰恰是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外更是直接的称为职业技术大学),是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工作岗位的。而恰恰这一块我们的供给是相当薄弱,首先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投入不高,我们职业教育的生均投入是普通高校的一半甚至更少;其次我们的学生根本不愿意去上职业技术学校。相比于德国,他们的教育体系则非常适合于培养专业化的人才,40%以上的高校是职业技术大学,这些大学吸纳了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这就是经典的“学术与职业并重”的德国双元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工匠的产权保护不足导致工匠不愿意创新。由于工匠精神需要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需要依赖于特定的“生态”(包括自然的和商业的)环境,对于产权保护的要求就十分强烈。而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此我不再展开。另一个方面,则是对工匠生存生态的保护不足。因为工匠大多数以分散型经济的形态存在,如一些老字号、老作坊,与城市发展的规划往往是格格不入的,而政府往往会以产业规划、旧城改造的名义,将这些工匠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结果往往是城市变漂亮了,老作坊没有了,这样的故事几乎天天都在上演。也正是因为如此,工匠就没有做成百年老字号的内在激励,就难以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
    综上所述,我国工匠精神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精神不足和创新意愿不强,而其内在的制度性原因就在于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以及产权保护不足。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