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人力资本之困
发布时间:2018-03-16     字号: [小] [中] [大]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围绕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走访了一些企业,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困难在于多数企业难以逾越劳动力资本的限制。现在最流行的一个故事是,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压力,然而在内地企业中我却发现了另一个不同的故事,那就是企业对于高素质人力资本迅速增长的需求与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矛盾。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带来的产业内迁并没有真正发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资本流向成本低的地区,而劳动力流向边际产出高(也即工资)更高的地区。由于工资的级差,内地劳动力水平比沿海要便宜,因此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但就我近期调查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从沿海转向内地的企业并不是基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而主要是基于原材料或市场布局的考虑。与沿海企业不同,内地企业大多是基于其资源要素禀赋而成长起来的内生型企业,并没有像沿海那样大量地依赖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因而对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并不是那么敏感。企业转型升级更大的压力在于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不足。很多企业指出,本地给出的实际工资水平与沿海相比并不低,甚至要给出很多的补偿性工资(主要是指生活性基础设施),仍然难以吸引人才。主要原因在于,高素质的人才并没有形成集聚,人才难在地区内流动,难以真正地形成人才供给市场。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内地在生活设施、公共服务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外部性。

    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弥补高素质人才的不足。我们走访的很多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近几年进行了很大规模的自动化、智能化投资,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不断地抵偿日益流失的人力资本。与沿海地区不同,内地企业的自动化并不主要是为了替代简单劳动,而是替代一些熟练技能。然而,通过智能化投资来改善人力资本不足,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再智能化的设备总是离不开人,智能化水平越高其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如果不大规模提升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供给,内地企业的转型升级将面临极大瓶颈。

    政府的公共投入应更多地着眼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很多加快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对企业的智能化投资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企业真正缺乏的并不是钱,而是人。尤其是对于内地而言,由于人力资本的劣势,加之区域间生活水平的差异,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极大的人力资本短板,而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力资本的集聚不够,个体的企业难以通过工资激励来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因此,政府要把更多的公共投入放在人力资本形成上,一方面是要将政府公共资金更多的用到人力资源汇聚上来,把钱投到人身上,而不是投到企业上;另一方面是要下大力气做好能够留住人的公共投入,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开始开展“人才大战”,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我想对于缓解企业的人力资本之困是非常有利的。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