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质量
发布时间:2015-12-03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5年第36期(总第217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5年12月3日

 

    11月27日,2015年第27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总第191期)在我院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陈福生教授作了题为“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质量”的专题讲座。本次论坛由我院质量创新实践学社秘书处部长易杰锋同学主持,全体社团成员参加论坛。陈福生教授从近期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出发,详细讲解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面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现将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陈福生教授系统分析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经济全球化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爆发,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也随之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在更大大范围传播的风险。加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社会发进程中,人们道德素养的欠缺,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正如“毒豆芽”、“苏丹红”、“红心鸭蛋”等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与此同时,陈福生教授也表示,随着各项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逐渐得到控制,并且相应的工作措施和机制都在逐步完善中,我们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这些出现在身边的威胁。
    论坛最后,陈福生教授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他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诸如“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能否平民化?”“发芽的土豆应该如何处理”“泡菜是否有害健康”等系列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他指出,农药检测技术将来就会走入寻常百姓的家中,这将是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陈福生教授还简要介绍了他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他介绍,实验室围绕固态发酵食醋与红曲等传统发酵食品,以及果酒等发酵饮料开展研究,并从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品中分离根霉、红曲霉等1000多株菌株;实验室开发了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产品,将残留农药检测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以上缩短到五分钟以内,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实验室还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重PCR试剂盒、建立真菌毒素免疫检测、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等方法。
   

    陈福生,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酿造》杂志编委等。长期以来围绕食品中有益微生物应用、有害微生物控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开展研究,已经形成了食品安全、传统发酵食品与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整理人:李晓萌)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