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春季学术论坛论点摘编(上)
发布时间:2014-02-25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4年第1期(总第154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4年2月25日
                                     
春季学术论坛论点摘编(上)

    2014年2月17日和20日两天,我院在会议室召开2014年第1期(总第142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春季学术论坛,程虹院长、研究室全体老师、博士生以及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论坛。现将2月17日论坛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上午,相关老师对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产品质量如何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山区的实证研究”和“区域质量型增长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创建全国 ‘质量强市示范市’的案例分析”三篇论文进行了报告和探讨。首先,李丹丹老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这篇论文。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虽然不断地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有质量的增长,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在指导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政策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理论基础上,论文提出现有的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容缺乏研究;二是对于质量的理解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三是缺乏对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关键要素的研究。以上三点综合在一起就是现有的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研究缺乏微观基础的构建。然后,文章从经济增长与质量的内在涵义出发重新定义了一个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经济增长质量——一国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加总在增长的可持续性、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福利提升以及达到更高标准等方面所为社会所满足的程度。然后文章提出了“微观产品质量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设,接着从微观产品质量如何决定增长的可持续性、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福利提升以及达到更高标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一般理论框架。再以我国省区数据初步地验证了微观产品质量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必须以微观的产品质量为核心。
    罗连发老师随后报告了“产品质量如何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山区的实证研究”这篇论文。他指出该文章是从一个实证的问题出发来研究我国山区发展的出路。实证分析表明,自然条件相似的山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却十分巨大,同样是山区的德国和瑞士,其人均收入分别达到了4.4万美元和8.09万美元,处于世界前列,其经济增长不仅在总量上是可持续的,且结构比较优化,社会相对公平。在分别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以后,文章认为这些都不是德国和瑞士成功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微观的产品质量对于两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基于“微观产品质量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设,本文以德国、瑞士的经济发展案例进行的验证,两国经验表明其微观产品质量的发展对于其出口、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国内外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对比分析也表明,是否能够将政策的落脚点放在微观的产品质量发展中也是导致国内外山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德国和瑞士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视中小企业、注重实用技术、重视职业教育等方面,这些政策都有利于微观产品质量。而我国的扶贫政策主要是宏观政策,缺乏对于微观产品质量的重视。最后的政策建议是围绕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行山区发展的政策设计,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内生化产业体系、将精准扶贫政策更多地转向质量领域、加快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等。
    接着,邓悦老师就题为“区域质量型增长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创建全国 ‘质量强市示范市’的案例分析”这篇论文向与会人员做了介绍。这篇论文是基于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具体案例,通过案例城市参与创建过程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归纳分析创建质量强市的做法和问题。案例分析表明,已有的“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治理模式,在创建的初期阶段促进了质量的发展。但是,这一模式在现阶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企业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更加合理,创建的示范效应如何落实等。针对已有模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现阶段质量强市的创建工作和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体现在“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过程中,发现和开辟一条路径通过改革来体现市场机制,让市场在决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并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提供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在过程中总结各个城市的新鲜的经验和创新的举措,凝练那些具有示范效应的方法和制度,让质量发展的精神在城市中可持续下去,从而使全民共同受益,共享发展的成果,推动中国质量强国的建设。
    下午,春季学术论坛继续在会议室召开。李艳红研究助理和陈川博士汇报了题为“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的论文。文章通过对2013年国内外质量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介绍了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李艳红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介绍了2013年质量学术研究的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以及关键词分布,通过关键词分布确定了质量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陈川具体地介绍了我国2013年质量研究的现状、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对2013年国内外质量研究文献的分析表明,质量研究越来越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基于特定国情的我国质量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尤其在宏观质量研究、质量大数据、共同治理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度较高,共同介入质量领域,在质量的影响因素、质量的共同治理、质量的模型和体系架构以及基于数据的质量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质量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加强:对新的质量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质量研究中的大数据积累,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的内在逻辑体系架构研究,质量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创新性研究。
    随后,陈昕洲博士向各位与会人员汇报了《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中环境质量满意度的评价数据。通过计算居民对空气质量的主观评价,2013年对被调查的7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满意度进行了排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为丽水、丽江、白山、湖州、三明、固原、晋中、海口、吴忠、绵阳。此外,通过将2013年中国主要城市主观空气质量评价和客观空气质量PM2.5年均值之间的比较,发现客观的空气质量指标不一定能够反映说明居民对居住地的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价,通过对中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中被调查城市的比较发现,相邻城市的空气质量满意度,即使两个城市的PM2.5年均值相近,其居民对其所居住城市的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探讨这种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影响人的主观感受的家庭收入的增长满意度、对自我社会地位的满意度、对个人闲暇时间的满意度、对工作中感受的压力四个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发现,以上几个指标影响了人的主观幸福感受,并且这种幸福感受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容忍度,因此,幸福感受越强的居民更容易促使其对空气质量满意度作出更高的评价。

    (见下期后续)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