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理论版》对我国质量总体状况的再分析
发布时间:2011-09-22     字号: [小] [中] [大]

   作者:程虹


    近年来,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其中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到底如何,不仅是一个质量评价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老百姓如何消费、影响质量安全监管资源配置的重要问题。因此,全面、理性地看待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非常迫切、非常重要。

    要全面认识、理性看待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首要的是要弄清如何评价质量。质量状况的评价,最重要的标准是来自于消费者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直观表现,就是消费者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购买力。在绝大部分产品都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产品的价格卖得更高,数量卖得更多,其背后原因往往是消费者对该产品质量的更高评价。在手机产能大量过剩的情况下,苹果手机2011年上半年实现了销量3898.5万部、销售额256.1亿美元的惊人业绩。分析苹果取得如此好成绩的原因,无论如何也无法撇开质量。同样,我们以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为依据,应用这一评价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我国宏观质量中最主要的产品质量状况。2009年,我国的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2010年,我国的货物出口增加到15779亿美元,相继超过日本和德国。在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货物出口又达到了87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的第一大区域是欧盟,紧随其后的是美国。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是以政府对质量的严格监管、消费者对质量的苛刻要求而著称,如果我国的产品质量状况,被评价为极为糟糕的话,那只能说明欧盟和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质量低劣的中国产品,而这样的判断显然是违背基本常识的。这些国家或地区大量地、持续增长地采购中国产品,最说得通的解释是,中国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这些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认同。当然有人会说,这些国家或地区之所以会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因为中国产品的价格低廉。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中国产品仅仅是价格低廉,而没达到这些国家或地区消费者对同样价格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认同,他们怎么可能购买中国的产品呢?可见,正因为中国产品质量符合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要求,加之有竞争力的价格,才成就了中国出口的奇迹。有关统计也表明,这些年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刚建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的1985年,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66.5%。到了国家质检总局成立的2001年,监督抽查合格率提升到75.8%。今年上半年,质检系统对4488家企业生产的48种4815批次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平均合格率达90.6%,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

    要全面认识、理性看待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还需要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客观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近些年来质量安全情况。美国一参议员在2010年为推动参议院通过《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时说,美国每年因食品感染而患病的人数达7600万。以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和严谨的质量行为而著称的德国,在201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蔬菜食品安全事件。同样是在德国,1998年还发生了城际特快列车脱轨的质量安全事件,造成很多人伤亡。列出以上的数据,只是要证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使是在世界质量监管和生产水平都堪称一流的国家或地区,也没有做到质量安全事件为零,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质量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数据证明,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我国一国独有的,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我国宏观质量总体状况安全的事实。

    要全面认识、理性看待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非常有必要从科学规律上认识什么是质量。质量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人类对其认识和把握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同样,人们对质量现象的认识和质量规律的把握,也是渐进并逐步提高的,这样就必然导致某些质量安全风险不可能被完全认识。另外,质量安全信息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即使今天被经过严格审核,证明是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演进,也可能出现某些当初没有认识到的质量风险。类似的例子,在实践和科学上都有许多证明,这也是世界各国都要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的原因所在。面对我国的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既要采取坚决措施,尽力避免出现类似安全问题;同时也要防止情绪化和非理性的不科学评论,而应该传播科学、理性的质量专业知识和理论。

    当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质量安全形势还非常严峻。在这方面,各项工作都丝毫不能松懈。要认识到,理性看待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特别是正视国内外质量安全的客观实际,并不是无视我国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也不是要消极地逃避对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而是要在对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的客观实际做出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而有效的对策与方法。首先,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要注意发挥监管部门作用,提高监管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成为质量的主体。依靠市场机制择优淘劣,尤其是要发挥消费者的作用,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法律的保护,对生产者进行有效的制约,起到在市场第一线发现质量问题的作用,使生产者的质量状况处在亿万个消费者“有形之眼”的监督之下。其次,要加大对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共投入,提高监管专业技术水平,防止出现一线监管部门因为人员和经费的短缺、技术的不足,而不能开展有效的监管。最后,在技术上要面向消费者获取质量安全信息,通过采用“质量伤害监测统计”等国际通行做法,在第一时间获取质量安全信息,从而杜绝系统性、全局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面对我国比较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我们只有理性地分析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科学地把握质量安全规律,才可能提出有效的质量政策和监管措施,从而推进我国质量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发挥质量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09/19/content_169040.htm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