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与产品质量
发布时间:2015-12-31     字号: [小] [中] [大]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人力资本作为企业长足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其相关研究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育、人力资本、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展开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体现在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中。舒尔茨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是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贝克尔则从微观进行分析,他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结论明确指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消减收入差别的有效手段。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现象趋于减少。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力,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现有文献多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机制讨论,而教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甚至是职业教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鲜有文献提及。
    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将简单劳动力变为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改变了劳动力的形态,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平。现实情况下,大量事实也证明职业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达程度也较高。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爆发,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以贫苦儿童为对象建立慈善学校实施技术教育,到大规模的面向平民开办职业学校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技术训练的效果和效率催生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职业教育主要从劳动生产率、促进就业和技术进步三个角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掌握新工种、新技术的速度、节约企业培训成本、降低工作事故发生率,从而与普通教育相比,能够更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减少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率和再就业率,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任何技术没有技术工人的参与都难以有效应用于生产中,这在发展中国家已得到有力的证实。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先进技术设备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但由于本国缺乏配套的技术人方,使进口设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都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职业技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其对产品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产品质量需要有大量的职业技术工人作为必要前提。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既保障了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又能够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促进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从先行国家的经验看,高技能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大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精湛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下,德国企业产品成为了高品质、高水准的代名词。日本在战后为了全面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网。国外山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重视支撑产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剩余劳动力所具备的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缺口,仅依靠企业对劳动力进行短期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技能缺口,必须通过正式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来提高劳动力技能。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方面的作用,除加大投入和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外,还要立足现实,充分整合技能人才培养的各方力量,提高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提高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层次,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