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历史的沉思 理性的光芒
发布时间:2009-01-12     字号: [小] [中] [大]
——《政府主导下的“产品创新型”国企改革脱困模式研究》出版座谈会综述
 
10日,《政府主导下的“产品创新型”国企改革脱困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泽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江作苏、新华社湖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唐卫彬、湖北中烟集团黄鹤楼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张小平、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邱思胜、省国资委副主任王侃、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维民、前荆襄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梅刚国、荆襄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杰、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等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荆襄模式的标本意义
与会者认为,《政府主导下的“产品创新型”国企改革脱困模式研究》一书,是一本以荆襄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荆襄公司)的改革实例来分析国企改革模式的著作。荆襄公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典型代表,也是湖北国企改革的缩影,其标本意思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更值得面临类似困境的企业和正在进行改革的国企学习。
梅刚国认为,该书深度剖析了荆襄公司如何摆脱危机,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探索了荆襄公司的改革方法和策略,解析了政府在荆襄公司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归纳出国企改革的一般模型。在当前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该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程虹则说,荆襄改革的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产品创新型模式,这种模式与以往任何企业的改革模式,像破产、退出、市场控制、减负增效、化债、战略投入人引入、增资、上市都不同,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历史实践的结晶
与会者指出,这部由周坚卫主编、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和一批实际工作者参与研究的著作,既是荆襄公司9年艰难改革历程的写照,也是对处于转型期的国企改革的深刻记录,还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成果。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和再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推动国企改革的历史脚步与求索思考的印记,是实际从事改革的同志和团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中凝结而成的集体智慧。
9年前的荆襄公司是怎样一种困境呢?赖以为生的主要矿区的磷矿资源开始枯竭;企业投入不到50亿元的磷化工加工项目,开工不到两年就停产,企业债务高达50亿元,官司缠身,贷款无门,1.5万名职工靠吃救济艰难度日。
回顾以往,勾起周坚卫的无限思绪。他说,荆襄改革的艰辛让我们深刻懂得了一句话:一个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极富责任心的人,人这一身应该充满激情、包含责任感的去干好每一件事。
为挽救荆襄公司,省委、省政府及时介入,组建荆襄改革脱困领导小组,并由时任分管工业工作的副省长周坚卫担任工作组组长。王泽洪指出,科学的决策和清晰的规划是荆襄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荆襄改革脱困领导小组制定出一套政府主导下的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荆襄整体改革方案,最终使企业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生产全面恢复,利润逐年递增,职工安居乐业,一跃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王维民认为,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是:研究历史可以学到面向未来的思路。从过去这段改革历程中,学到最多的是永不放弃的精神。
 
闪烁着理性光芒
与会者认为,这本书通过从荆襄改革历史背景到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找出荆襄公司改革的关键因子及其内在联系,解释了国企改革过程中行政化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悖论,建立和分析了荆襄公司改革模型,散发着真情与理性的光芒。
江作苏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对中国国企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主导和市场取向,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政府主导,就不可能自然取得一种市场取向的成功;但一味地政府主导,“保姆式”管理,不将企业推向市场,最终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也不行。政府主导和市场取向,二者对接,是困难国企获得新生。这本书充满了理性的光芒、进取的精神和逻辑的力量,读之令人深受鼓舞、倍感兴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如果再能有背景材料,烘托改革核心领头人的坚强作用,就更完美了。
邱思胜说,这本书抓住了两个要害问题:如果不引进中化建,进行以增量激活存量的企业治理结构再造,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荆襄公司;如果没有政府主导,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缓解危局,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值得学习、借鉴和深思。
吴俊培提出,现在学界流行两种效益理论:一种是竞争出效益,一种是协作出效益。片面强调竞争出效益是错误的,此案例是政府主导下的协作出效益的典型。
王侃认为,荆襄公司所出现的问题几乎包括了所有国企的问题,这个案例狠具有代表性。书的理论性很高,但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配套出版一部反映荆襄改革艰难困苦的纪实作品。
张小平说,这是一本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有影响力的书。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可这本书,却赋予理论以历史的生动和活力;人们常说,历史是故纸堆,可在这本书作者的笔下,历史却因与现实的贯通而变得鲜活起来。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