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的感想
发布时间:2012-03-05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2年第1期(总第138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2年2月27日
 
2012年2月27日下午,我院在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2012年第1期(总124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刘人怀院士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现将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程虹:各位同学,还有来自山西、黑龙江和湖北等地的各位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今天下午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中国工程院管理工程学部的主任刘人怀院士,亲临我们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做主题演讲——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创新路上的感想。大家知道刘院士一开始从事力学研究,然后跨越到管理学,那么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创新两个字。同时我们国家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我想大家参加早上的开题报告会的时候,都知道无论是刘经南院士还是马费成教授,都提出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什么。我想我们中国发展到今天,单纯靠资源消耗的投入推动发展,已经没有任何的希望,唯一的希望在于通过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今天下午论坛的主题,就是讲的创新这个题目,下面让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刘人怀院士讲课。
刘人怀: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武汉大学质量院的论坛上做一个演讲。
今天我们中国正处于一个盛世——是一个几百年来第一次的盛世。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将我们中国带入盛世,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从第二到第一,我们预计大概还要花10年左右的时间。但这十年就需要怎么上去呢?单单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靠政策扶持最终还是上不去,可行是依靠创新——方方面面的创新。我们只有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靠这个。
那么谈创新,大家都懂得,所以说白一点,人人都知道创新是什么东西。但是真的理解创新,并且按照创新的要求去做,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我想借今天这个题目,讲一下我一生对创新的感悟,把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悟性、自己的感慨分享给大家。
创新的核心要素就是取得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是在突破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智力活动。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制度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一、我要特别讲一下创新对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人类已经有几百万年历史,现在人类进行智力活动就是一万年历史,但是最人类最进步得快是近五百年,这主要来自于创新对自然科学的推动力。自然科学是十五世纪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文艺复兴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达·芬奇,他是一个画家——世界最有名的画家,但同时他在科技、自然科学方面依然是领军人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巨匠。接着就是英国的牛顿,法国的库仑等等这些大科学家。
自然科学包括七大学科,就是数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地理、生物。最早的这个自然科学是从数学、力学开始的,达·芬奇说过一句话——“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力学是数学的天堂”。这句五百年前的名言,到今天仍然散发着光彩。
我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但是到了现代,我国的自然科学落后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史是英国人李约瑟给我们编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的科技史,他对中国非常的崇拜,研究完了后,留下最后一章没写完就去世了,世人称之为李约瑟之谜。他提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其中唯一文明得到延续的国家,按道理自然科学应该是中国产生,然而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被称为李约瑟之谜。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今没有定论。以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我们中国的问题是官员,是中国的官员落后了,造成了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而在遥远的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系列的欧洲国家先后强大起来。首先是英国,产生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大学,成为了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进而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被人称之为“日不落帝国”。英国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是它却变得很强大,就是科学的威力。
到了十九世纪末,世界的科学中心又转移到德国,产生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德国便成为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强大国家。爱因斯坦被称为最了不起的科学家,人家总结他,一生提出了7个伟大的概念。冯·卡门是第二伟大的人物,提出了6个半伟大的概念。而我们中国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们,基本上也都是哥廷根学派的传人,比如著名的“三钱”。
后来由于纳粹党的迫害,爱因斯坦、冯·卡门等一批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到了美国,美国就成了世界的科学中心,美国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近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现代科学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创新,特别是数学、力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创新同时也推动了生产的进步。科学的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第二,创新会推动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我国从元朝开始对知识分子就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国家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才得到扭转,这也是创新的结果,是小平同志的功劳。小平同志是我们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他在1978年3月18日发表了两个著名的论断:首先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部分,把知识分子解救出来;然后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短短三十几年,我们按照小平同志的论断,重视了知识分子、重视了科学技术,中国就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列。所以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这个论断大家听了,中国就上去了,变成了强大的国家,变成了衣食丰足的国家,太平盛世,所以科学的创新、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
第三,我就讲一点创新的感想。每个要从事创新的人必须具备三颗心:责任心、耐心和好奇心。
所谓责任心就是一个人一定要负责任地把事情做好,要做到有头有尾。我们民族有很大的缺陷,很多人着实没有责任心,是看领导的眼神,是看旁人,不是自己自觉的把事情做好,有头无尾,包括我们的政府。我去过世界五大洲,就觉得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了不起,他们每个人做事情都很认真,不像我们中国人。我当了20年校长,我就发现,我出差,整个大楼就有变化,有人就可以迟到、早退,他完全看领导,这不行的。你一定要自己把事情做好,因为搞创新要吃很多苦,没有责任心,提不出创新的东西来是不行的。
耐心也是一样,当你在创新的时候,绝大部分时候是遭到上下左右的反对,甚至你的家人都反对,这时候是非常难过的。并不是你要创新,大家都支持你,因为创新是一个大家不认识的东西,你一提出来,大家都理解,这不是创新,你提的都是大家不理解的,因此要创新前提是一定要说服大家,所以必须要有忍耐心,要有吃苦的精神。
第三要有好奇心,只有好奇心才能找到问题,才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对什么东西都熟视无睹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同时,进行创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宽厚的知识积累。创新是要在前人基础之上得到一个飞跃,智慧的飞跃。创新是人家没有做过的没有想过的事情。人类已经有几千年的知识积累了,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东西,你如果没有什么知识,不知道这些东西,你提出来,而别人早就提过了,那也是不行。2、要勤奋。创新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必定要洒满探索者勤奋的汗水。3、要善于抓住机遇。因为机遇来临的时候,你的创新才有作用,而且你已经准备好了,所以机会很重要
    接下来,我要讲一些与我有关的创新故事。
   我先讲一些教育管理方面的故事,这都来源于我自己的实践。当了20多年的校长、副校长、党委书记,我的体会是在学校管理上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1991年11月27日,中央把我从上海工业学院调到暨南大学做副校长。在这之前,对这个学校一无所知,领导跟我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暨南大学的大体情况。学校也没有我学的专业,并且只有我一个博导。
到了暨南大学一周,我做了一下调研。暨南大学是中国最老的学校之一,1906年成立的,按照成立时间来讲,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排在第七位。这么老的学校,又是一个涉外的大学,到我去的时候,我发现学校办得太差了。这个学校在广州被称为“花花公子大学”,老师们、学生们在广州都不愿意戴暨南大学的校徽,因为大家抬不起头。好好的把我从上海一个大学,调到了一个花花公子大学当一个校领导,说实话,当时我很不开心,但是既然中央调我去,我就想着怎么把这个校长做好。
刚开始到学校,学校让我分管工会、离退休,我也没意见,后来才搞教务。我这个人很认真,到现在也是认真的性格,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我一辈子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都能做成功。
后来学校要我分管教务。在我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去教务大楼前看上课情况——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根本,我就看迟到、早退。当时学校有三千多学生,居然有将近两千学生迟到,接近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最多的迟到了40分钟。然后我观察那天下课的情况,12点下课,11点半就有人下课了。
我也听课,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听了三节课。我们搞管理的必须要随机抽样进行调研。8点钟上课,我7点50进课堂,让老师们不发现、学生们不干预,从而获取老师们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况。听了三个老师的三堂课,发现问题很多,例如老师们上课之前不备课、学生们的课堂纪律很差等等。
另外,学校教师的学风很差,老师们平时也不做科研。1991年我去的那一年,SCI检索,全校只有一篇;第二年四篇,我一个人占了三篇。
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我首先思考的是第二年就怎么样能把学风变好。我花了一个月,做了一些创新。
之前,同学们只是在每学期考试之前看看书,及格了就行,没及格就补考,进行一补、二补、三补、四补,然后请老师吃饭,做到三四补以后,老师给你一个60分算了。我们中国的大学这样培育人才,学校学风很差,学生就靠补考,怎么会有质量?学校的质量就是看学生,学生学习的质量是要掌握知识,要掌握学习能力。如果他混过关,马马虎虎走出校门,那就是不符合质量的学生。
我说之前的做法不行,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取消补考、实行重修。学校班子同意了我的想法。7月份我分管教学,11月份我就推出了取消补考。到了第二年的3月份开学以后,有的学生好多功课都不及格,因为他还没有转过弯来,不及格就重修,要重新缴费。学生家长就向学生施加压力,学生就吃不消了。于是,许多学生集体向学校施压,要求学校取消重修制。这时候,学校领导班子中间就有些领导动摇了,准备取消重修制。然而我就跟班子说清楚,给大家讲道理,暨南大学学风不搞好,没有质量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这是我们失责。我坚持,教务部的同志也帮我坚持,我们就说服各院系,做工作,平息了这个事件,坚持了这个改革。事情平息之后,整个学校的学风迅速好转。
1993年,暨南大学取消了补考,实行重修,是全国第一家。为了配合上述改革,我又搞了一个弹性学分制:每年40学分,优秀学生可以修完50学分,160学分毕业。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差的学生可以推迟毕业,让学生选择自己爱好的东西学习。
然后我又改革了学校的考试制度,之前的高校里面的考试作弊很厉害,我后来就实行大考场,全校在体育馆考试,进场时所有东西放在外面,里面每一个座位周边是没有相同的卷子,不同专业混编。从此以后,暨南大学的考试都消灭了作弊,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进行了报道。
过去,我们高等教育是一个保姆式的教育,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读书。改革后,学生可以选课,上课自己选,专业自己选择,并且主修课大部分是选修课。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够让学生成才。暨南大学在中国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包括北大、清华都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促使学生努力读书,稍加不努力,要多花钱、多花时间,而且保证你优秀生早读完等等,所以学风就迅速好转。
扭转了学校的学风,那校风怎么办?我就采用了西方的办法:西方的所有大学都是在期末的时候,由学生给任课老师打分的。然而有些老师不服,担心学生打得分不客观。我觉得也有道理,我就想办法,搞了个三重评价。第一重是学生给老师打分。第二重是请了40个专家,每天在校园里面随机的听课,然后打分,都是刚刚退休,教学比较丰富的人,然后还有部分50多岁的老师,每个人规定任务,每人听8节课,覆盖面很大,就用抽样的办法,专家听课、打分。最后一个是领导给老师打分,教研室主任、系教研室主任、书记、副书记、校长等等都听课,副校长听8节课等等,给他们分派任务。通过这三重分数的办法,老师们都服气了。而且我统计了两年,居然75%的三个分数几乎只有0.1分的差。另外有十分之一分数差别太大,差别大我不怕,我再请专家去符合、去调研,力争把老师的评分打准。
结合评分制度,我又在学校推行了奖惩制度。我在当领导的时候实行以奖为主,惩罚为辅,这是管理上的原则。根据这个方针,每年的考评结果一出来,全校选10位上课最好的老师,然后给他们挂大照片,全校通报表扬,同时升一级工资。当时老师们很高兴,那时候我们机关发30元奖金,一季度都发不出来。然后对60分以下的老师亮红牌,连续两次亮红牌的老师要下岗,离开讲坛。下岗以后,把他推到社会上,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让他们再学习、再进修,采用各种办法,或者转岗位、做行政、做其他工作。这项改革一推出,老师们就开始重视岗位,认真教课,教风也扭转了,教学质量也上去了。
    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我讲了一次话,要老师们转变观念。我说一个大学老师,不搞科研的老师是残疾的老师。一个老师必须既要会教学,又要会搞科研。为了鼓励大家做科研,我就推出一项工资制度,我把暨南大学的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工资,一部分是校内工资,两部分工资组成,然后国家那部分是定期的,学校部分是每人每个月给学校做的贡献,与领导没什么关系,每年到年底填一个表,在什么地点、上什么课,给什么人上课,凡是给学校做出的贡献就有奖励。当时《光明日报》刊登了个消息。我这个办法就是以人为本,做得优秀的老师就多拿钱,差的老师就少拿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且不封顶,90年代(1997年)一下子有人就拿十几万,从而老师们的科研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这样一个学校,在“校强民富”四个字的理念指导之下,从1993年开始改革,到我在2006年退下了校长岗位,一系列的改革做完。从原来大学排名几百位,谁都不知道暨南大学,当我退下来的时候,暨南大学已经位居全国高校排名的第37位,被人们成为高校中的一匹黑马。学校质量大大上升,研究生从600人到了6000人,全世界五大洲81个国家的学生都到这里来读书,各类留学生超过11000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学校的面积大幅增加,我们学校原来是占地1000多亩,现在是2700多亩。学校资产大幅上升,教职工的平均工资以每年25%递增。在我校长的最后一年,全校教职工的收入升了11倍。质量上去了,效益也上去了,就是靠创新。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学校的名声也上去了,之前暨南大学没人报,现在要报考暨南大学很难。这全部是管理,管理上创新。
同时我还在制度上进行创新。现在中国,反腐败是非常严重的任务,腐败问题变得非常棘手,其实我们可以做得很好。我想了又想,光靠一个学校反腐肯定不行。我找了省检察长,跟他沟通,后来我们俩讨论半天,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暨南大学和广东省检察院签署协议,联合预防腐败。学校以后造房子、买东西、招生,检察官进入学校,实施监督。中央发了好多文件,内部表扬我们,这是中国第一次。所以只要我们想着创新,还是有很多办法防止腐败。
我还在暨南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校史馆。我建校史馆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暨南大学被人称为“花花公子大学”,我想办法让师生们爱自己的学校。师生们不爱自己的学校,这个学校搞不好,要让师生们爱自己的学校,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学校的光辉历史。后来进入211工程的100所高校的校长们,到我们校史馆一看,都禁不住称赞:暨南大学真好,是一所了不起的学校。从此往后,全国高校陆续都有了自己的校史馆。
另外,我还第一个提出了“大学城”的概念。并且在在1998年在珠海创办了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开始异地办校。虽然当时各个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但是我坚持了。暨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异地办校的大学。时至今日,珠海最好的学校依然是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讲完了我在大学中的管理创新,我再讲个生活创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到位于兰州东面的泾川县的一个生产队劳动改造。那个生产队的农民很苦,有地方病,但是我这个人的性格是一辈子喜欢做善事、做好事,到现在性格都没变。我看到农民太苦,生了病没有地方看病,我就给他们看病。我太太是医生,她们家是世代名医。我当时没有专门学医,她看病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听,所以我知识面比较宽。我从小喜欢看书,这是我的性格,我读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杂志少,图书馆什么杂志我都要翻,考古、地理、历史、经济等等涉猎很广,我也看病,但是现在不合法。当时,对于当地不能看的病我都能看好,而且是个全科大夫。半年来,我只拒绝了一个病人,是一个难产病人。有一天晚上,半夜两三点钟,一个年轻人在半夜昏死过去了,我从山上跑下去,我也没有工具,就凭手检查,检查完发现他是男人的三七病,睾丸肿到这么大。我知道了病因就给他推拿,他只剩下微弱的气息。这个人如果我不管他,几个小时就死掉了,走80里山路,抬担架到县城也不行。我突然想起力学的原理,叫人把这个人倒起来,把脚朝上,头朝下,搞了15分钟,小肠就下去了,到20分钟就能发出声音来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进去。周围他的亲属,很多农民都在旁边看着我,最后他活过来了,都说刘老师是神医,这就是生活中的创新,真的一个医生也救不了他的命,他必须手术,必须打开腹部,但是那个地区没有手术条件,只有县城的医院有手术条件。不手术也没有办法,我是一个创新的办法,医生也不一定想得出这个办法,就是人在生活中,有时候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我再讲一个技术的创新。1969年我被派去了兰州最好的化机厂,协助他们开发压力容器。厂长是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贾书记,他第一项革新就是搞生产航空汽油用的压力容器,生产出来之后,单位压力指标总是不达标。他给我讲图纸,我看不懂,因为从三年级转为力学专业,没有学过制图,也没有做过实验,我没有工程实践、没有工程知识,没有条件。那个时候读书,就学点理论。我就跟贾科长说,能不能真实的看压力容器,他说行。我也没有学过压力容器,但是我是搞板撬的,我有一点理论知识。这个压力容器是一个椭球型球面,但是老师只教我球形撬体。图书馆一开门,我就去找资料,但是找不到一本椭球撬的资料。我就自己根据学的基础知识,来设计这个方程,集合方程、应变方程、物理方程、平衡方程等搞出来,然后缩减了两个方程。把它减出来以后,用手摇计算机去减,特别费劲,我搞了三个多月,算出了数据,认为椭球的风头的开口资源要应力集中。我就给他出个主意,在周围贴合金钢板。贾科长听了我的意见,贴了六片,花了一万多块钱,再去做试验成功,中国第一套生产航空汽油的装置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创新,也给了我一个机会成功。
做完这个后,我又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生产尿素的压力容器。之后,在波兰人薄管板理论的基础上,我创造出了厚管板理论。这个管板理论是全世界第一批,从理论工作上来说,是全世界第一批研究,这个创新也就推动了工程,也推动了理论的发展,进而促成了中国高压力容器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充满了许多预想不到的艰辛,身体上、精神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不断的创新,终于突破了这个难关,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高压力容器。
最后,我再讲一点,就是我的成名作。
1963年大学时调研时,在一家工厂,发现他们正在仿制美国侦察机上的高度表。高度表最重要的元件就是一个波纹板,是0.7层的合金片,大气压力的微小变化,就会让它产生变形,然后将这个变形折算成高度。他们当时正在集体攻关这个波纹板,之前一直无法攻克这个难关。我当时就主动申请加入这个项目。然而学校的领导并不支持我这个行为。但我这个人有一个思想,我觉得这个题目对我们国家很需要,对军事方面很需要,我愿意做研究。我把学校的工作完成了以后,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悄悄做这个题目,到了63年、64年、65年做出了结果。后来通过在北京调研查询,当时国外只有苏联和日本的学者在做这个题目,国内我是唯一的一个。后来进入文革,我顶住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方方面面的压力继续对这个题目进行研究。终于在1968年4月份,做出了成果,理论和实验值在4%以内,可以用来制作精密的仪器。后来直到1978年3月份这个成果才得以公开发表。12月份去我上海做完报告,与会专家都说这篇文章达到国际水平,中国科学院全院通报表扬我。
整整14年,从我开始研究到最终完成,其间挨批、挨整,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做创新的事情是非常苦的事情,是一定要拎清楚这个事情对国家、对人民有没有利益,要对这个事坚持,不要怕挨整才能成功,绝对不能为了名、为了利去做创新。
今天就讲几个典型故事。我做科研做得多,包括在管理上,还有一些在安徽,包括在荒山的旅游规划是我提出来的,上海浦东也是我当的科研组长。我讲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提供给大家。就是希望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要靠你们的毅力、你们的创新,来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谢谢大家。
    程虹:这么多年来,我在我们这个讲堂上听了很多演讲,但是今天这一次演讲,至少对我本人来说,是感受最深的一次。平常也经常了解刘人怀院士的一些创新,但是今天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想一想刚才刘院士说的不断创新。基于对国家责任的深层追求,想一想我们今天在这么安逸的环境当中,应该说我们手中有很多利益,但是跟刘人怀院士当时的环境比起来,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所以我们今天早上的开题要有探索的精神,特别是刘人怀院士提出的一系列创新都是围绕三心来的,一个是责任心、一个是忍耐心,包括我们还有一些学员是来自一线,我们在监管当中的忍耐心怎么样。再就是刘人怀院士的好奇心,开创了很多中国带有原创性的成功。
刘人怀院士研究领域横跨工程、机械、管理等多个学科。刘人怀院士现在是中国工程院两个学部的院士,一个是机械与工程运载学部,第二个是管理工程学部的主任,是我们国家工程管理学部的召集人。听了刘人怀教授救人的故事,我觉得他还是可以进入医学和生物学部。尤其是我想我们应该向刘人怀院士学习,他昨天在车上跟我讲,学生第一、质量第一、管理第一,我当时还是认为刘人怀院士可能是他在跟我谈话的时候的随即而发。我们在座的都是管理工作的学生和老师,我们应该向刘人怀院士三个跨学科的第一学习,向我们工程学、管理学以及我们质量做出巨大贡献的刘人怀院士,表示最大的敬意,谢谢他。
最后我还要说一个小故事,我们老师现在最大的压力是出差,大家知道出差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对身体伤害很大的一个活动。昨天晚上他下飞机已经十点半,到房间已经11点半,而且今天下午马上要赶回广东。上次刘院士来武汉也是两天后马上飞到西安,我说你要休息一下。他说看到年轻人不容易,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所以中国最大的财富是有一群像刘人怀院士这样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科学家。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这场报告,包括来的学员,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科研、学习以及质量监管的过程中。最后我提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的刘人怀院士,并且感谢他,今天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