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品的质量统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0-08-12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0年第14期(总第110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0年8月12日
 
8月10日,武汉大学第八期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并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10年第12期(总第93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邀请到了李丹丹老师进行了题为“区域产品的质量统计与分析”的讲座。现将本次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区域产品的质量统计与分析
 
李丹丹:
今天讲的专题是区域产品的质量统计与分析,主要内容源自于目前我们院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委托而开展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紧贴质监系统需求的。课题的名称叫“质量统计与分析”,这里我们下了两个定语,一个是区域,一个是产品,我院研究的是宏观层面,是大质量的层面。在和总局进行项目沟通时,我们认为前期主要开展产品质量研究,特色就是体现区域之间的质量评比。希望今天的内容能为各位领导在工作当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各位都是质量领域的专家了,我今天很犹豫的在这个主要矛盾后面加了一个“之一”,因为怕不太严谨。我们个人认为,质量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之一,从质量的广泛意义上看,这个说法也不为过。
从生产供给来看,很多行业的产能是过剩的。比如说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是世界第一,而且比后面二十个钢铁产量国家的总合还要多。今年上半年,我们曾邀请了武钢的质量部部长在这里讲课,他就提到,如果全球钢铁由中国一个国家来供应都是过剩的。这就代表着,企业的发展要更加注重从质量上来获取市场。
我们作为消费者,经常不是单独看产品本身的功能,而是在看质量。有一个数据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根据美国的一个研究报告,当人均人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是怎样的。中国现在的水平是人均年收入在3700美金,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不但包含有形产品的物质本身,还包括产品的快捷舒适性。当年收入越低时,注重产品价格,收入高时,在意的是产品的质量。我们可以看到,价格起到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多种影响因素驱动下,人们并不是追求高质量产品的,因为高质量意味着高价格。品质比较后之后就会注意是否能便利的获得,电子商务的出现就适应了这种潮流。
结构失调就不多说了,从我国产业比例就看出来,我国第三产业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比例,只有35%左右,印度都有50%,消费在GDP里面的拉动的比例只有30,说明消费还有上升的空间。
国外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阶段,而中国只有加速来适应这种环境。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去了美国,跟美国的一个大学进行项目研究,发现美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中国的奶粉事件。可见中国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中国本身的事情了。
中国面对外部的压力日益增大,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去质监部门访谈调研,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不是很顺畅,比如我们觉得跟经济很相关,但又谈不清楚质量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哪里。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质量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伴随我国经济的增长,质量也是有了质的发展。既然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那么质量到底如何进行监管?说到底,质量应该有市场在起作用。政府在此基础上起监管和调控作用。市场的规律主要有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需求规律等。比如检测市场前景很好,很多国外机构、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引起资源配置的变化,这里价格就在起作用。但市场是有缺陷的。去年的经济危机就是如此。理论上,市场应该淘汰劣质产品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消费者并不是充分的理性人,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购买一些劣质产品。一些企业的排污也是如此道理。政府就不能不管这些事。市场具有盲目性和短期性,滞后性,它本身是不会管排污事情的,没有超前的预期和预警。
从市场的国际惯例来看,中国质量发展的特征,质量是政府宏观管理下的市场驱动。市场肯定是归市场,但有些底线,政府是一定要管住的。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统计。因为统计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微观统计,像有些企业是生产汽车的,就去考察可靠性是多少,空调的制冷效果怎样,发动机的启动时间、平顺性平稳性等等,都会做实验,这种统计是企业自身要管的事情,否则产品卖不出去。但有些质量方面是企业家自身是不会管的。比如整个汽车行业的质量状态,单个企业是不会自发去做的,也没有动力去做的。这个市场没有发挥作用的地方就需要政府介入。
宏观质量管理的特点,基本有两点:经济性。这个不单单是投入产出的比率,这里是比较广泛一些意义,也就是产出的作用是什么,进行宏观质量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就是要满足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分析和决策的需要。目前,政府的决策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标准上,是强制手段,但很多是消费者个人无法做到的,必须由政府来做,对产品总体质量进行把握。这里总体性也需要说明一下。一个是说区域的总体,行业总体;还有一个意思是当一个事情不是偶然事件,而成为群发事件时,这个事情就足以成为宏观质量管理事件。比如只有一家的宝宝吃奶粉出问题,那么这就是一个个体性事件,不属于宏观质量领域。当成为一个群体性事件时,就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个企业能解决的。
第二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为什么质量问题管理不好?为什么企业有时候也觉得很冤枉?造成质量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政府作为监管者,老百姓作为消费者,企业作为提供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不知道你的产品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我使用产品后会有什么状况。这个信息不对称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产品的质量是有一个滞后性的。人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有形的价格,一个是无形的质量,奶粉只有拿回家给宝宝吃后,才会出现质量体验。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让消费者、企业、监管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了解质量信息,使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
政府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手段有三种:第一,制定政策和法律;第二,建立检测平台;第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质检部门有时成为了企业的发言人,安抚消费者,比如检测月饼的合格率发现不合格率很高,但是不敢发布。可见政府的定位非常模糊,无形给消费者以误导,消费者认为政府有时是站在企业这边。政府对行业、区域的产品提出宏观的管理策略才是政府的效益所在,而并不仅仅是收取检测费用。
宏观质量管理的社会性。宏观质量管理不是为了单个人单个企业服务的,而是为社会整体的利益群体,也就人,以人为本,当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时,我们是应该保护企业呢还是消费者?这其实很简单,保护消费者就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安全为首要目的。
质量和经济是贴的非常紧的。政府的经济工作要以质量为中心,又好又快发展。质检部门也肯定是越来越重要,会永远存在下去的。社会发展到现在,不再是追求数量,而是质量。目前,我国的二十八个省区开展了质量兴省质量兴区,但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中央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就提到要尽快研究和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个和质量工作非常相关。这个指标体系可以带动很多东西,带动工作方式工作重心的改变,并不仅仅是一项指标。我们再跟当地政府回报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指标来说话,汇报质量工作。这个事情也是个公共的事情,单个企业是不会管的。只有政府来做。
在座的各位如果写过这个报告的,肯定非常痛苦,好像原料很多,数据也都有,检验机构的数据,执法标准等等,但都是没有紧紧抓住经济,在进行定性判断质量到底如何时,首先要对基本状态要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国外的统计大家说这样的话:做任何事情,任何决策,统计和计算是第一步,其他的无从谈起,因为你不了解真实状况。
在我们做“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这个项目时,就有人认为质量评价是一个怪胎,不知道怎么做;国家认监委的谢主任甚至认为这个项目是质量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做不出来、解不开的题。但我们把它做出来了。
其实在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已经对所有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吸收,4月14号项目组成立,21号开始对质监局进行访问调研,收集到底有哪些统计指标在用,觉得宏观质量统计的分析报告应该是怎么样的,最后形成了一个他们对这个项目的需求。目前做的报告没有发挥重要,因为数据的可比性不强,与经济联系的精密性不够。再就是对局长、司长的感受的收集,他们认为现在的指标太微观,是现有工作内容的报告,检测了多少产品,合格率是多少,但这个只能说明质监局的工作量,不能反映整个区域的产品状况。比如我向学校领导汇报,我不能说我上了多少节课,所带研究生是多少,但学校要的是你对服务对象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而不是你具体做了什么。
在项目中,我们把所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清理。针对从事质量统计分析工作三年以上的领导,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这个问卷的结果就是ppt上显示的这样。问卷共有十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质量分析报告主要服务对象是什么?75%的人认为是政府。因为反映的是区域总体的质量状况,最核心的、最需要这个东西的是政府,你的目的是推动政府来对质量工作予以重视。
下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质量分析指标需要几个,一般认为需要八个,不是单一的指标,是一组指标。这也是很多经济报告所表现出的特点。
接下来,您认为现在工作范围内能够直接纳入到指标体系的有几个?应该有两---三个。
下面的问题很有意思,您认为您现有工作范围内的业务统计指标体系,36%认为一般,1%认为很完善,很不完善是20%。可见我们对自己工作体系工作业务,自己都不是很不满意的,自己都觉得没有指标来说明我们做的工作效果到底如何。
还有您认为数据源怎么样?45%认为不太准确,15%的人很不准确。
您认为影响现在质量指标统计的因素是什么?近70%认为基础性研究不够,我们原来以为是经费不足,但调研结果非常让我们意外。也就是现在的指标能不能全面反映我们的质量状况?调查结果可见现在的体系是很不完善的。
您认为能让党委和政府满意的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是什么,72%的人认为是真实的反映本地产品的质量。本来我们以为结果会是说政府采纳我了就满意了,但调研发现是这样的,让我们非常意外。
可以看出,各省市都在探索,也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大需求。我院收集到了将近二十个省所作的质量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指标——抽查合格率。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指标本身的问题,但至少可以看出目前我们觉得能够有点底气的也就只有这个指标。现有分析报告里所用的指标,其实都是为了达到宏观质量管理、区域质量安全所作的工作,是总结性的东西。本地制造的产品质量到底怎么样,他跟我们关闭多少工厂的关系是很不直观的。分析报告自己写出来自己都不满意,更别说交给政府,就更没底气了。这是目前分析报告很大的缺点。
我们要探索的是以安全为核心的质量分析报告。其实现在讲安全已经不新鲜了。08年初时,我们就已经抛出这个结论了。以前的二八原理认为,80%都是工业制造品,20%是消费品,而且都集中于安全领域,最终是消费安全而不是生产安全,我们的监管就在这里。
现在的分析报告总体来说变化不是很大,对策就是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加大人才引进密度,不外乎这些,反映不出质量状态的变化,但现在找不到引起质量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政府的困境是说不清质量状况到底是怎么样,有没有质量安全的风险,消费者使用进口产品的感觉怎么样,质检部门工作的内容都不是很清晰。这样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可以进行区域间的比较。比如湖北和云南的质量状况比较,80分和82分的区别在哪里,资源的使用情况怎么体现?
基于以上基本情况和现状的把握,我们国家是不是就没有做过宏观质量评价的探索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能在座的对这个也非常熟悉。我国的统计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统计局正式统计的指标,有三套;另外是民间使用的指标。1982年产品过剩比较厉害,当时的质量监管部门将两个指标纳入其中,稳定指标率和优质产品率。86年加入了四个,91年又改成了这几个。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国家统一做的。质量损失率,现在国家质检总局还在做。有的省在统计,有的省没有在统计,这在国家统计局都有名目的。90年代我国就已经引进了美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但没有在全国进行大范围连续做。07年是由我们院来做的。当时有很多统计指标都没有数据,比如每百万元专利数,这个专利数因为要细分到某个产品领域,但这个数据是乱的,我们当时找了80个学生,在统计局网上把所有专利进行分类,再进行数据汇总……就这一个指标就耗费了一百多人去做。其实政府要求的是指标使用起来很简单,才会认为是好的,你可以后台设计得复杂但一定要保证使用起来便于操作。通过上面我们对指标的回顾,以往指标的使用年数平均不到八年,这说明指标设计是有问题的。统计指标应该是有方法可行的。
基于以上定量的测评再进行定性的分析,那么直接的,区域产品质量统计有如下四个目的,真实反映宏观质量状态;支撑动态《质量分析报告》的形成,为政府宏观质量监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各地区和各工业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评价引导。其实指标统计工作并不是指标本身,带动的是我们整个工作的思路。我们知道国家质检局是没有统计部门的,对照下来各省市统计部门也是散落在各个业务口,散落在自己的口子里面。质量处找监督处要数据,是要不到的。质检局和检验检疫也是如此,很多工作和数据都没有进行对接。我们就要挑出这盘散沙中能用到的东西。
接下来看一下我们进行区域产品质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在进行指标选择时要坚守的。第一就是科学性。这个科学我们强调的是对宏观质量本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到底是要评价什么东西,是我们工作状况。工作进度呢还是产品大质量的状况呢。其次是我们统计指标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指标一定是指向宏观层面,而不是某一个具体问题,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趋势,比如现在老百姓更需要更便捷更环保的产品,我们的指标要有这个导向性。
第二是可行性。这里说了三点,这三点做起来其实是很难的。我们遇到的问题常常是,指标设计很好,但是就是收集不上来。我们跟企业、政府都做过座谈,发现企业自己都会做一些产品数据的统计,但是这个数据是不会公开分享的,现在也没有一个激励机制让企业拿出这个数据。再有的问题是各个企业的口径不同意,认定的标准不一样,指标的可行性不强。
科学性和可行性是我们在整个项目中最困扰的两个指标。地方政府进行的指标统计很多都不具有持续性。在进行指标选取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
第三是全面性。从质量本身的定义来看,质量统计评价就具有符合性、适应性。质量要素要通过人的评价、直观感受来体现。我们经常认为符合性是客观指标,适应性是主观指标,其实我们在进行调查时,他们自己认为顾客满意度才是客观指标,是消费者基于主观的感知,但计量的方法是客观的。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可以比什么呢?就是市场占有率。经济性、环境性和科技性就是要跟经济发展趋势要相关。科学发展到底要发展到哪里去呢?经济里面包含的就有质量的部分。现在所倡导的就是降低能耗,走环境友好型,进行清洁生产,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到十一倍。其实美国是一个非常浪费的国家,他们的消耗是很大的。中国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但我们的消耗是他的四倍。所以,在我们这个指标统计中要体现这个经济性。环境性指标主要是指碳排放。科技性就比较好理解了。不单单是某一个技术的改造,还指管理方式的变革,结构的调整,非物质投入的增长,不以牺牲资源大能耗为代价。
结果性指标,这是在做项目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湖北省投入1个亿,云南投入2个亿,就可以说云南的投入比湖北省大,但这个是过程性的指标,如果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有没有记录在内?这些过程性的指标是不能纳入的。我要看的产品的状态,只要结果。我们现在基本的思路是,如果要进行统计,必须是最终的结果性指标,是需要观测器的数字来表示的,如果要进行分析,需要知道这个数字背后的是什么,才需要过程性指标。也就是说,统计和分析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
第五点是可比性。我们是要求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区域的可比性要求数据统计的基础从县市省到国家,是这样的层次。从每个区域里面再进行行业的大致分类,就可以进行行业的比较。像中国经济增长的比率一样,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阈值,来指示发展的速度,对未来作出一个预测。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六点,趋势性。质量统计指标不仅要反映当前的质量状态,还要能反映质量状态变化的趋势,从而为宏观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支撑我们这个评价的体系的理论基础。第一个就是,我们是可以对宏观质量来进行加和的,宏观质量是各种不同具体产品质量的加总。产品只有在消费者使用时才能有所体会,是好是坏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转移性和叠加性对我国是非常重要的。转移性有两层意思。从大的方面说,你是买方,我是卖方,你买了之后就转移到你那里了。比如买一个手机,你是装芯片的,我是装喇叭的,最后都给了出厂方,最后检查整体手机就行了。这两个性质告诉我们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可以加和的。宏观质量可以对具体不同行业的产品进行加和,得到主干行业的质量状况,通过一定的方法,在量上具有可加性。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加法就好了。执法打假统计是一个或值,不是一个比率。这些数字之间怎么进行调试,需要科学统计来做。落后的县市与发达县市相比,经济总量差别多大?产业结构比率多大?都需要相关的数据支撑。宏观质量不仅仅是一串数字,而是一个体系。在某一个指标上,这个区域与那个区域的短板在哪,优势在哪,都应该能够反映出来。
第二是,宏观质量可以反映和调控微观质量状态,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第三是,我们认为宏观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安全。安全其实是公共性。大家想想看,我们作为卖方在出售消费品时,需要清楚这个产品对消费者是无害的,这个是底线。如果产品有问题,那么企业或者销售方需要对消费者进行补偿。这是不需要多讲道理的。再如,一辆车的发动机启动方法很复杂,这个是对人无害的,就是符合底线的。伤害有多小或多大,也就是指示质量有多好或多坏。国外的检测方法和内容也证明了安全是宏观质量的底线。针对产品的标准有很多,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国外检测的项目就无关产品标准,而全部是涉及人身安全,对人是否有伤害,产品是可以有千变万化的。
宏观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质量发展。安全和发展为什么要分开呢?因为我们在进行统计时发现这两个东西,是相反方向的。质量有多坏,是个负数,比如伤害律、不合格率、假货率;而质量发展是正向的东西,比如市场占有率啊等等。两个放在一起会出现很多问题。底线守住之后,能够在更高层面去推动质量发展,统计指标需要具备这两个要素。
第五点是宏观质量的核心主体是政府。宏观质量是公共性的,个人消费者没有激励去做,也做不了。只有政府才能做。所以宏观质量的核心主题时政府,服务主体也是政府。在设计指标时,要考虑指标本身角色的中性地位。尽可能使用已经在使用的指标,使操作性更强一点。
下面再讲一点,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史衡量宏观质量的基本维度。质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伤害的角度,一个是安全的角度,分别对应的是底线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宏观质量状态是否达到了社会所能容忍的底线,再者,宏观质量状态是否在不断地进步和提升。很多人可能认为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是如此。质量安全底线标准的设立,政府更多的是从约束性的角度出发,控制总体质量的状态;质量发展制度规则的建立,则是政府主要从激励性的角度出发,促进总体质量的向上突破和提升。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构成了宏观质量的基本状态,从这两个维度就可以判断出某一个区域在某一个时段内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分别从两个最关键的角度反映了宏观质量状况。
对于政府综合管理来讲,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都非常重要。安全是基础,发展是可变的,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来进行调整。比如我们前一段时间去的新疆,去参观他们的风能发电,这种发展方式和湖北肯定是不同的。但质量安全是两个省发展的基础。
质量状态指数包括质量安全指数和质量发展指数,每个二级指标指数下面再设置第三级的观测变量,整个组成了我们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图。安全的底线的把握是政府强制性的特点,营造市场环境,让生产好质量产品的企业能得到更多的资源,这里体现出政府的调控角色。这个质量状态指数的应用就在于进行质量预警,也就是对未来的质量状态起到趋势预测的作用。整个指标的统计与计算,以县(区)域为统计指标体系产生的基础,以季度为质量统计的周期,以百分率的形式计量统计指标。这些都是我们经过广泛调研而得出来的。下面来看一个计算实例。柱状图里,红色表示质量发展指数,蓝色表示质量安全指数。最后设置了三个质量安全的级别,当然最后是三个还是五个现在还需要实践的运用。
质量分析与统计的工作机制包含了五个方面,只能的确定、人员的专业培训、经费的保障就不多说了。质量统计软件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这个需要将用户的操作界面简单化,便于操作。
最后我们简单说几句对这个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的总结与说明。质量统计指标的设计要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这不仅因为认识能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因为指标的实际应用需要工作机制的逐步配套。不能因为条件限制而裹足不前,而应该通过逐步的探索和实验,不断地推进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分过程实施,分时间推进,分阶段完善。
 
以上所讲的这些必定存在一些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在此,我也特别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能多提出批评意见。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