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管理研修班(第135期•江苏13期)学员代表感言
发布时间:2014-06-03     字号: [小] [中] [大]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孙如山局长感言:
    1.因为一本书(《中国质量怎么了》),想探一所院(武大质量院);因为一所院,点听一堂课(程虹院长的“顶层设计”);因为一堂课,幸会一群人(感知质量院一群创业谋事之人);因为这群人,带来一批人(新增4个班次203人,加之此前2期特检班,共计291人),再续一周课(包括群众路线教育和中外质量比较等预约订单式课程)¨¨¨
    这是我从政府到质监任职后,经过观察、思考和考察、比较,为顺应发展新需求、激发团队“精气神”、催生成长正能量而推动实施的一项工作举措。

    2.作为地方局的主要负责人,回望质监走过的历程,面对质监存在的现状,迎接质监改革创新的形势,思虑质监未来发展的可能前景,的确有许多问题需要设问、也必须求解,其中还包括一些需要试作破解的“老大难”题。而重返校园、重回课堂、重见师长,聆听、静思、互议、共享,不失为求教、求解的一个好办法。
    武大质量院作为一个专注于质量问题的学术科研机构,也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及操守的教育培训机构,其对“中国质量”的观测与理解、对“世界质量”的关注与观照、对“基层质量”的调查与指导,让我相信:值得一选。
    于是,“珞珈质量,我们来了!”    3.一周研修,收获颇多。
    围绕质量相关话题,老师们或溯源追宗、或中外比较,或思辨论理、或举案引例,虽节奏有快有慢、语音有标有土、形式有文有图、解读有深有浅,但都不乏点拨、暗示、启发与指教。
  
  至少,对我而言,有些想法得到了佐证,有些则有所扩展;有些做法得到了解析,有些则有所校准;有些工作寻到了实用的工具,有些则受到了理论的指引¨¨这就是好!
    况且,还有办学办班、做人做事、生态生活等方面的见闻与收益。尤其那“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已让我耳熟能详并大有领悟。    4.思考和规划质监发展,有必要把握这样几点,这就是:举质量大旗,藉法规之器;认科学之理,用数据说话;增团队合力,走共治之路。
    ①我有个老同事,写过一本《旗帜问题考与辨》,很有创意、也颇有见地。借此看质监,我觉得,同样应该“旗帜鲜明”;而这面旗帜,就是“质量”。否则,法定职能十多项,谁是主核谁是次,不能“一言以蔽之”,结果,“内行说不清、外行听不懂”,哪里有质量!
    而解决这种方向不明、主题不显、定位不清的问题,当前机遇很好。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调研,精辟地提出“三个转变”;总局闻风而动,视之为质检工作新纲领,很是敏锐、也大有深意。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做好“质量”、“品牌”与“创造”的文章,巩固与凸显质量监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站稳“一席之地”。
    “质量”还分领域和层次。在“大质量”涵盖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及治理领域,在宏观、中观、微观和内部、外部、结合部等不同层面,质监要学会找准合理定位和有效作为的空间,坚持“以我为主”、“有我即可”、“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无所不能”、“包揽通吃”、“单打独斗”。诚如“我思故我在”,善为即有位。
    ②旗帜之下看实质,质量问题到底是技术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法律问题,可以有多种理解。基于依法行政的理念,必须突出质监工作中法律的地位和规制的作用,尤其必须厘清行政执法监督与专业技术服务的界限,当好“裁判员”、判好“运动员”,不借“公权”牟利、更不乱吹“黑哨”。现阶段,可以把“依法监督”与“友情提示”适度结合,多做一点送法、讲法、问法等基础性工作,引导市场主体更好地学法、守法和配合执法;同时,认清法制逐步健全、问责仍待校正的现实特点,学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开展质监活动、规范工作行为,又用法律法规的武器保护干部、规避风险。这一点,需要“悟与度”。
    ③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要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在质监工作上,既要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又要立切实可行的制度,还要善于用事实、用数据、用案例来实证、去阐释、会说话;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更应关注和发挥数据信息资源的特殊作用与效应,既解放手脚、又武装头脑,更一目了然、事半功倍。用数据说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本领,此前在政府工作时我就提倡过、推动过,并在阳光政务“网上行权”系统中运用着;而质监一些同志之所以不肯用或者不会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互联网思维”和“资源综合利用”意识,平时不搜集、没积累,实质是不用心、无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样“心中无数”式的工作,只会“无的放矢、不着边际”;需要耐心引导改进和积极规划设计,提高质监信息化工作能力。
④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体的能量可以是巨大的。这个群体,既包括质监工作团队,更延指外部社会力量。所谓新型质量管理格局和有效改善出路,就在需求导向、社会共治;这中间就需要提升整体理性:政府做政府该做之事,质监履质监应履之职,企业循企业须循之规,公民成公民当成之人,社会组织扮演自身应该扮演之角色,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错位。如此,质量发展才能走上健康、规范、可持续、有活力之路,也才能为转型升级、国兴民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上述几点,要明白、能把握、肯践行,学习是个必备的环节及有效的方法。我们带着问题来武大,怀着虚心来求索,枕着使命去思考,含着收获回去工作,真心期望团队成员都能用全新的理念、更多的担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较高的认知水平,去拥抱和开创常州质监改革发展的美好明天。5.到质量院听课,每天110级台阶,我们拾级而上。我以为,这攀登的寓意恰好,当踏石留痕、日进有功!

    常州质监局薛利群副局长代表学员感言:
        五天来,常州质监系统的42名学员顺利完成了本期研修班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学们实现了有效地自我管理,学习、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没有迟到,没有早退,也没有缺席缺课,遵守课堂纪律,体现了常州质监人的素养。
    五天来我们聆听了武汉大学专家教授们就质量监管、质量文化、质量法治研究、大数据与质量监管,以及建设现代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顶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不能代表大家谈感受,但就我而言还是很受启发的。它给我提供了一个跳板,让我们可以跳出日常的监管工作,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更宽的领域和视角来看待质量监管工作,通过观念的碰撞使得自己对目前的质量监管工作有了很多的反思。比如说质量工作定位问题,我们对消费者的质量教育问题,程虹教授在课堂上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很多问题在常州质监系统还是广泛存在的。作为基层部门,我们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应该学会基本的判断,什么方向才是正确的,大家要有正确的判断。我想大家如果能更多的从课堂上获得有益的启迪,我想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天来,武大质量院的各位老师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学员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常州质监局食品处卞伟处长代表学员感言:
    千言万语,诸多感触,汇聚成6个字:感谢、感动、感悟。
    先说感谢,我由衷的感谢市局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这次学习机会。今年是我走出校园的第12个年头,平时日常的工作大多是低头走路,真正抬头看路的时间不多。这次在武大质量院古朴幽雅的环境中,让我有机会沉静深思,在身体放松的同时,头脑充了电,加了油;我由衷的感谢武大质量院的老师们对研修班课程的精心安排和妙语连珠的授课。来武大质量院之前,我专门查看了武大质量院的网站,在学术交流等版块里,拜读了老师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但这次在教室里,能有机会面对面的听课,感受还是截然不同的。老师们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风采让我敬佩不已;我由衷的感谢本次研修班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在武汉期间,无论是饮食、住宿,都让我这个不常出远门的人感受到家庭般的舒适,让我能全身心的体会武大,静心思考。
    再说感动。我感动于武大敦厚的文化积淀、质量院前瞻的全球视野。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大武汉的大气包容、群英荟萃,让我眼前一亮。武汉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历史感的各类建筑,无不让我流连忘返。尤其是质量院对中国质量历史使命的担当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钦佩。长期以来我对质监部门拘泥于微观质量总感到一丝困惑,近年来,从国家层面的质量发展纲要,到总局层面的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质量强国战略,无不让我这名基层质监人心感振奋,在听课过程中我感受到这种转变、这种方向和武大质量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让我这名基层质量工作者找到了感动的源头。
    最后说感悟。佛家对领悟佛法有顿悟和渐悟之分,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顿悟、渐悟我都有所体会。来研修班之前,我是带着问题和困惑来的。分级管理职能调整之后,质监部门会走向何方?食品安全,领导逢会必讲,百姓怨声载道,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困扰着我。在本次课堂上,博弈论的视角、质量文化的比较、大数据的理念、法治思维的警醒,让我对今后的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有了一点点的顿悟。但是这短短的几天肯定不会让我的理论实践水平产生质的飞跃,我觉得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后结合日常工作时常拜访质量院的网站,体会老师们本次授课的精髓,渐行渐悟,才能让本次学习真正体会出价值。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