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需与时俱进也要实事求是
发布时间:2016-12-15     字号: [小] [中] [大]

    近期全国大面积雾霾超标、爆表,各地空气污染形式严峻,重污染天气出现频率加快、雾霾引起的臭氧(O3)污染凸显。虽然我国环保规制力度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治理,但是各地“雾霾锁城” 之势似乎未见根本扭转,反而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使得各地政府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基层工作人员更是叫苦连连。
    因受到镇江市的邀请前往镇江市丹北镇授课,在上课前与丹北镇政府几位领导聊天,在交谈中就谈到了目前他们的工作,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完成市里面下达的环境治理的任务。听到此处我不由心中敲鼓。因为根据我的了解,如果连乡镇一级的政府都被下达了环境治理的任务的话。那基本的工作思路就是省里将环保任务下达各地市,而后各地市又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各区县再进一步下达到各乡镇,各乡镇为了完成上面的考核就只能拿在自己管辖范围并且能管得住的企业开刀。果不其然,我进一步问他们怎么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就是在他们有权利约束的范围内工作,理所当就是当地的民营企业,他们最近就是在摸排他们能直接约束的企业的污染情况,对于不达标甚至疑似落后的产能进行一刀切的淘汰。这让我对他们工作的合法性产生疑问,我说你们这种工作方式,难道这些企业不告你们违法吗?对政府而言,这是行政任务,但是对于企业而言都是真金白银啊,一道行政命令就可以让几百万,甚至几十亿的资产灰飞烟灭。他们回答说肯定有违法的风险,但是这些企业本身也能找到不合手续的地方,因此基本没有什么风险。的确,越到下面因为企业规模小,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可能较大企业相对落后,但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企业就是这些中小企业、民因企业,这种一刀切的工作做法实在值得商榷。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中小企业的确存在一些未批先上的项目,或者采用了较落后的技术。但是,应该给予他们整改的时间与更多咨询服务,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发展,发到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使得本国经济更加繁荣。在我国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起到根本性的环境治理,而可能会打击企业的创新行为;第二,在我国提倡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政府没有带头依法进行行政治理,而是采用较为激进的手段“欺负”弱小,必然会产生较多的不稳定社会因素。
    从众多研究而言,我国效率较低,甚至成为“僵尸”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但是相反,这些企业因为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而导致这些企业不仅在各种环境规制面前没有得到更强更高的规制,反而可能因为政治资源的保护而没有被环境规制所规范,甚至出现存在较大环境污染事件时,仅仅通过较少的罚金而渡过环境问责的难关。因此,我国现在环境治理应该与时俱进,更应该实事求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进行环境治理时更应该采用市场价格的手段进行治理。通过建立环境交易市场,让每一个企业主体都进入到这个交易平台,政府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在市场生存,而让缺乏绿色创新的企业逐渐推出市场,即使是较大的国有企业。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环境治理与经济转型的双提高。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