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质保”真的是“三年质保”吗?
发布时间:2017-09-29     字号: [小] [中] [大]

    对于任何消费者而言,听到或看到“三年质保”都是一个强烈的质量信号,可以短时间内可以让消费者产生较强的信任感,甚至短期内可以促成交易。因此,“三年质保”也成为各个商家在促销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高频词汇。这是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听到“三年质保”一词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购买日期起后续的三年内该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得到质保服务。由此带来消费者认为商家的产品质量一定很好。但是,“三年质保”的真正含义并非我们一般消费者所认为的那样,而是有较大差别的。虽然都是“三年质保”,但具体质保服务内容是由商家自己进行规定的。例如:第一年免费维修;第二年免材料费,免维修费,不免运费;第三年免材料费,不免运费,不免维修费;或者三年内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免费维修;或者三年内出现质量问题提供维修服务但费用由消费者负担。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称为“三年质保”,但是质保的内容与服务则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同质产品,都打上“三年质保”这一质量信号,但是“三年质保”的具体服务需要消费者认真的鉴别,否则很可能与消费者所认为的质保服务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商家虽然在售后服务上明确地写出自身的“三年质保”服务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会认真的阅读其售后的相关规定,而是听到“三年质保”就天真的认为“买后的三年都可质保服务,而且免费”。很多商家也因为这个原因搭“三年质保”的便车, 导致“三年质保”这一具备高差异化基因的质量信号被滥用。

    那么“三年质保”到底应该国家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还是应该让市场去合理的竞争自我定义“三年质保”呢?由于各行各业的产品特性有巨大的差异,应该由行业协会统一制定下线型的关于本行业的“三年质保”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而不是由商家自我定义,随便搭便车。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质量红利,虽然市场公平竞争是最好的制度安排,但是普通消费者对每个产品都要了解其售后的具体含义及内容,这也不利于消费者的消费。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开展竞争是有利于某一行业整体质量提升的。也就说,对于某一行业的“三年质保”应该有一个消费基本能接受的质保服务,而不能完全由商家随便定义。

    谈到“三年质保”又不得不谈最近我本人经历的一次“三年质保”维权的事情。一年前,我再天猫上买了一张“A家家居”的双人床,使用不到一年时间,该床即出现了质量问题。具体就是,由于该床的床头挡板的材料是草纸板,该材料较轻,但是不能受力。而我每晚靠着看书,导致该床头板的受力点破损,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于设计导致的质量问题,可以肯定的说,这种事情肯定不止我遇到。由于当时买床的时候,看到了他们打出的“三年质保”的口号,因此想着请他们维修好就行了。结果,沟通的结果就是“我们可以提供师傅上门维修,但是费用由我们负担。或者,我们将床拆了,邮寄给他们,他们修好了再给我邮寄回来,但是运费我们承担。”这样的“三年质保”让人只能更加气愤,于是投诉到天猫,天猫的中间人仅沟通了一下厂家,厂家说这是“人为损坏”不提供质保。

    那么“人为损坏”有谁来决定呢,我查了国家相关规定。从目前来看,“人为损坏”标准完全由商家来决定,也就是他人为你是“人为损坏”就是“人为损坏”,而消费者如果想确定“非人为损坏”就必须自己掏钱请检验检测机构,对该事件进行鉴定。即使,鉴定出来是“非人为损坏”那也未必就能请得动商家为你提供真正的“三年质保”服务。可谓要花费大力气,才能获得应该享受的服务,但是前提是你可能付出更高的成本。

    反过来,我们在看看天猫平台,为了帮助商家销售也开展了“三年质保”的售后服务,以提升本平台的质量信号,其平台给出的“三年质保”的具体内容如下: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商家应采取以下方式之一为消费者提供质保服务:1)免费维修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2)免费更换全新商品;3)免费补寄零配件;4)在与消费者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以补偿消费者一定金额质保基金的形式替代提供本次质保服务的,(补偿金额不得低于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10%)。如商家未在30天内进行履约,消费者可在线发起线上投诉,将有小二介入处理,如判定投诉成立的,商家需以发放天猫积分方式赔付消费者,赔付标准为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15%进行赔付,最高不超过100000个积分。天猫的“三年质保”服务内容与形式非常具体,表面看非常的完美也符合一般消费者认可的“三年质保”服务。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美丽,具体到我本人的例子,我要自己证明“非人为损害”。

    对于这样类似的问题,我一贯的观点就是消费者是产品免费的试用员,广大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对产品质量改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商家不仅要积极提供高质量的质保服务,而且要在这些反馈信息发现产品质量改进的方向,而不是消极对待。对于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消费维权的收益,当维权收益远大于维权成本的时候,消费者就会积极维权,从而也会驱动生产者积极履行质量责任。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