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是否真的对降低雾霾有作用?
发布时间:2018-11-15     字号: [小] [中] [大]

    11月13号下午5点15分,走出石家庄党校的课堂,迎接我的竟是重度的雾霾。刚刚在课堂上与石家庄各部门领导讨论了“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不由让我心中起了一些波动。“如何高质量发展”真的是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回到武汉看新闻,自11月13日下午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今年入冬以来最重空气污染过程。14日,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等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空气污染。根据生态环境部检测数据,京津冀区域内北京、石家庄、保定等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13日,石家庄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最高达每立方米200微克,邢台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每立方米289微克。

    心中出现了一个疑问?2014-2017年全国进行了一轮强有力的“煤改气”工程,在京津冀地区甚至很多农村的取暖设施也进行了改造,导致了中国2017年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轮严重的“气荒”。这一轮严重的雾霾天气,意味着花大力气进行的“煤改气”工程可能并没有真正触及到雾霾治理的根源。那么到底什么在影响着重度雾霾的形成呢?下面,我从自己的观察,来分析雾霾形成可能的原因。

    我的家乡宁夏石嘴山,京津冀地区很多城市属于同一纬度。温度相近,尤其在冬季更是基本一致。因此,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同期进入供暖季,每年11月15日前后一周。另外,宁夏西靠贺兰山,京津冀地区西靠太行山,地理禀赋也比较相似。而且,石嘴山的经济以煤化工为主,其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绝对的优势。而且这一经济结构与能源结构在西北很多城市都是相似的。因此,基本也是同期进入采暖季,温度也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宁夏石嘴山没有形成重度的雾霾?为什么西北很多城市没有形成雾霾?我想一个潜在的原因是,空气湿度,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污染排放与地形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的湿度更大可能更容易形成雾霾,那么就让我不得不对“煤改气”工程产生一些忧虑。因为,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如果仅是湿度,我觉得仍然不能解释,因为相较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经济结构、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甚至更高,而且空气湿度更大,为什么长三角与珠三角没有出现雾霾呢?这说明,空气湿度是形成雾霾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另外,即使在相同的京津冀地区为什么夏季不出现雾霾,而在冬季容易出现雾霾。进一步地,为什么在冬季,有时候会出现而有时候又不会出现呢?说明气温也是一个因素,也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比长三角、珠三角相似的经济集聚区,与西北一些重工业城市,京津冀地区还有一个气象上的因素是上述区域不容易出现的,就是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地区,西北方向来的冷空气与东南方向来的暖空气在京津冀地区交汇,导致冷空气下沉而暖空气被抬升,形成了气象上的逆温现象,底层的冷空气加上适合的湿度容易将空气的水分凝结与空气的污染物形成化学反应进一步形成霾。而上层暖空气使得扩散条件降低,导致雾霾的悬浮与积累,因此雾霾逐渐加重。

    因此,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湿度、温度与气象条件共同构成了雾霾形成的充分条件,可能这几个因素当达到某一匹配范围就会出现雾霾,而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都不容易形成雾霾。但是,“煤改气”显然使得京津冀地区湿度增加,这可能增加了该地区雾霾形成的概率。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