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结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6-15     字号: [小] [中] [大]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陷入危机,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长也从原来的显著高于世界GDP的增长二开始萎缩。但是,无论从贸易,还是从生产组织的全球化来看,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都离不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世界贸易的价值链分工。刘志彪和张杰(2007)就分析认为,中国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且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向高级化的起步阶段,实现国家(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协调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战略。

    然而,全球价值链对于不同的国家,其效应并不是无差异的。对于发展中的小国甚至中等规模的国家而言,由于狭小的国内市场,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才能经由外部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扩大分工。不过,其弊端也显而易见,这些国家因此也长期被发达国家锁定在被俘获和被压榨的价值链低端地位。这必然不是有着强烈发展意愿的中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所希望得到的结果。这种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对于制造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非都是有利的。更多的研究成果认为,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在这种体系中处于较为劣势的位置。Kraemer et al (2011)的文章,以及邢予青和Detert(2011)的研究认为,中国在类似iPhone手机这样的全球消费品的价值链环节中获益甚低。谭力文等(2008)和卓越等(2008)都发现,为发达国家掌控了服装纺织行业价值链的高端,而中国企业则始终处于该行业全球价值链的低增加值行业。

    既然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无法避开全球价值链的嵌入,那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呢?集中的体现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呢。Gereffi(1999)在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时候指出,产业升级体现为一个企业或经济体走向更加具有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过程,包含了价值链内部从低到高的附加值活动的转变。他进一步将这一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分为4个层次:产品层次上的升级、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和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Kaplinsky等(2001)提出了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这样4个价值链升级层次,并且在他与Pietrobelli等(2007)的合作研究认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是嵌入GVC中的企业通过获得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前向和后向),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过程。Humphrey和Schmitz(2002)也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四个层次: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引入高级技术使得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二是产品升级,单位增加值转向更高端生产线;三是功能升级,获得价值链上新的、更好的功能;四是部门间升级,把从一个特定价值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毫无疑问,这些研究都指出了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能性,甚至是路径。

    中国如何应对这其中的“危”与“机”呢?由于存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外溢和规模经济等效应,中国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获得部分收益。此外,中国的制造业要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通过打造国家产业价值链并构建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建立以中国企业为龙头的高端价值链。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