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责任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及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30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当前在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中遇到的很多困境,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都是由中国责任文化的特征决定的,或者受到中国责任文化的显著影响。因而,研究中国责任文化的历史根源,总结出它的本质特征,以及它和西方责任文化的根本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当前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提供更好的责任机制改革路径。
    中西方责任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很多的领域。比如政治领域,政治家或者政府官员对于责任的认知和态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普通民众对于政府在各种社会公共事务,以及经济增长的职责有着不一样的期待。显然,中国大众对于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责任要更为看重,常常以为这是想当然的,同时还会赋予政府责任更大的外延空间。在经济领域,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也无论是基于自己的生产领域,还是这两个主体进入到市场交易的耦合环境之中,各自对自己,以及对对方的责任判断都存在较大的罅隙。
    东西方责任文化既然外化在不同的领域,并且有着显著的差别。那么从内在本质上来看,两者的责任文化是否也存在较大的分野呢?遗憾的是,这种差异可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著的。我们可以先大胆地进行猜测,西方的责任文化实质是将责任更多地置于契约的环境和约束当中,相对地,中国的责任文化更多的需要个人的道德伦理力量来实行。
    大胆的猜测之外,更需要的是小心谨慎的求证。这种责任文化的差异(如果我们归纳的比较准确和符合实际的话),其之所以形成的历史根源何在。历史是多维的,我们可以,也有必要从哲学思想、政治、社会制度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中西方在责任文化上质的差别。从历史回溯的视角看中西方责任文化差异产生的哲学、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重原因,总结中西方责任文化的本质差异和表现形式,分析中西方责任文化差异对各自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从不同领域的分析之外,也需要有合适的实证方法,比如对文献文本的统计分析,对典型案例的深入挖掘等等。
    制度、文化等等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因素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责任既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也是社会经济中重要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手段,其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得到了学界的分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在责任上面形成的显性和隐性的机制,一直都在协调社会关系和经济主体的联系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