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提质增效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2017-12-29     字号: [小] [中] [大]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奔向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这在当今发达国家的早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此,在所谓的拉美化国家,从欠发达国家迈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这一段时间内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更是如此,而且,随着德国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面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在面对主要来自中国的经济等多方面挑战的时候,主要的应对举措也是工业化的再升级,以及制造业的回归和巩固。由此,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工业化大国,实现工业化的强国还有一段未完成的历程,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忽视工业化的基础性作用。

    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曾经并长期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但是,鸦片战争后来自英国工厂的竞争把大量传统的制造业摧毁了。而且,也没有及时的,以及彻底地采用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工业化政策,局部区域和部分领域的工业进展无法支撑整个国家的转型和持续发展,再加上政治动荡和内乱,结果就是到二十世纪中期,中国衰退为世界上最贫穷的“欠发达”国家之一,人均收入在解放前不到450美元。老大帝国的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破落不堪。

    1949年中国共产党胜利解放全中国之后的三十年间,其实中国的增长速度不慢,人均GDP达到了年均2.8%的速度,但是,据计算,要想赶超当时领先国家,所需要的是4.3%年均增速。显然这还远远不够。中国真正启动这一收敛过程是从1978年开始,这之后,中国的人均GDP的增速每年接近7%。

    中国是怎么做到的?除了第一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在农村之外,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业部门。首先是乡镇企业的发展。1978年之后,地方上的党政官员受到鼓励扩大消费商品的小 规模生产,并在自由市场上销售这些产出。这些“乡镇企业”中的就业从1978年的2800万增加到1996年的1.35亿,那时它们在中国GDP中的比重达到了26%。其次是在城市的重工业部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让企业在自由市场上销售超过其配额的产出数量。而在1992年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改革目标。企业被重组为国有公司,而不再是政府部门。公司在新创造的市场中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当前,中国正在处于经济增长质量新时代的端口,人均GDP如何超过顺利超过一万美元这一关健值,实体经济又面临极大的冲击。观察当中国的收入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的时候如何调整其制度,同时应对工业化发展中的内生动力从复制转向发明的技术难题,将会是很有趣的。创新无疑是一个必然的选项,这是日本和韩国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拉美和苏联这样的失败经历给我们带来的重要警示。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