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救市逻辑
发布时间:2018-11-30     字号: [小] [中] [大]

    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了民营企业的突出贡献,释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强烈信号。这一会议之后,全国各地政府以及下属各个行业部门纷纷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由于信贷环境较差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金融部门提出的支持政策最为突出。银保监会近期提出“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这一政策出台以后,颇有争论,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种是认为人为地设定银行信贷目标,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可能导致更大的市场过剩,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曹德旺提出,民营企业之所以信贷困难是企业家对信贷资源的错配,搞“短贷长投”。这次市场的出清,正好能够给民营企业以教训,也显示出政府不应该介入,因这一政策还有可能导致各种新的形式主义,从而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受到信贷歧视,导致信贷成本过高,这一政策是对原有政策扭曲的修正,将会释放民营企业发展的更大活力。

    当前,我国政策的总体取向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是要消除供给端的低质量与低产能,提升产出效率,另一方面是强调建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改革。对于民营企业纾困的金融政策讨论,实质上就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政府救市的讨论。关于这一问题,本人有以下两点看法:

    一是,政府救市的底线是能够防止系统性危机。企业经营不善,被市场淘汰,从而实现市场的出清,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就像经济危机之后,一般都会出现新的增长机会,政府没有必要去干预。这一理论的运用需要前提,那就是经济是否在危机之后能够恢复,就像一个人感冒以后,往往可以增加抗体,使得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更强,因此没有必要去用药,但是如果这个感冒危及到生命,那就谈不上增加抗体的可能。这个时候必须要进行治疗,即便未来有副作用,也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在发达国家,不乏政府救市的案例,如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政府在银行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困境,有一部分是正常的市场经营困难,可以由市场的优胜劣汰来自愈,但是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并不是经营能力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所导致。银行的断贷、抽贷行为会导致区域性、行业性的经营困难,如果任其发展,将可能使得大量企业不管经营质量而一起被困,也就是所谓的系统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出手是有必要的。

    二是,政府救市要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政府出手会带来很多的资源错配,特别是让低质量企业无法退出,这是凯恩斯主义遭到诟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更有作为的地方应该是供给侧。从这个视角来看,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不管“一二五”目标实现方式如何,这都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投资需求,也就是刺激需求的政策。同时,这也有供给侧政策成分的体现,因为这些政策确实能够降低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更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让一部分低质量与低产能的企业退出。因此,政策的发力点要放在更加公平的信贷条件下,让民营企业公平地进行竞争。事实证明,民营企业更有创新力,也能够更有效地使用信贷资源,特别是要通过信贷条件的改善来纠正企业“短贷长投”行为,让他们更加安心放到产品经营上来。

    概而言之,对民营企业纾困的政策作为一种市场信号是有必要的,对于防止系统性危机有重要作用。对于政策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其能够更好地在供给端发力,则将产生真正有利于民营企业,也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