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是负向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15     字号: [小] [中] [大]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教育投入是否为农民工带来了非货币化的收益——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我近期发表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上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农民工的幸福感吗》这篇论文,采用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估计的似不相关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教育程度对我国农民工幸福感具有较为稳健的负向效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在六个检验的中介效应中:教育与工资、教育与合同的交互项,对各幸福感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教育与加班时间的交互项,对各幸福感指标的影响均为负向显著;教育与职位晋升的交互项,对健康满意度的影响为负向显著;教育与社保的交互项,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为负向显著;教育与城市融入感的交互项,对工作满意度负向显著。因而,目前,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主要有:社保、加班时间、职位晋升和城市融入感,而工资和长期合同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在这些显著的影响机制中,社保能减弱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效应,而加班时间、职位晋升和城市融入感则增强了这一负向作用,在此可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的加班时间随之减少,但却对幸福感产生了负向作用。结果表明加班对农民工幸福感具有正向作用,也就是说农民工更愿意加班。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事非农生产,大部分人在所工作的城市并没有和家人同住,对闲暇时间没有明显的偏好,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他们更愿意加班,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但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工的加班时间相对较少,加班时间的减少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减少,因而就对其自身的幸福感产生了负向效应。
    第二,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职位晋升的概率随之降低,因而对幸福感产生负向作用。现有研究已证明,相比农民工,在同等条件下,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镇职工不仅可以进入较好的行业,而且即使在相同的行业也获得更高的收入。我国目前较高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壁垒,导致较高教育水平的农民工,在同等条件下较难被提拔进入高收入或更好的岗位,进而就会造成他们对所从事的低收入岗位产生不满意或不幸福感。
    第三,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不升反降,进而对幸福感产生了负向中介作用。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期望更高,由于出身于农村,他们也更倾向于留在所工作的城市。但是无论是从政策空间和居住成本来看,农民工留在所工作城市的成本都非常高,这些现实的压力使得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较低,进而就导致他们对现有工作生活产生负面的评价。
    综上,目前我国农民工对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投资,并未同步产生相应的幸福收益。其原因在于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加班时间(或劳动强度)随之减少,同时职位晋升的可能性和城市融入感也会下降,这些因素的负向作用超过了农民工所获得福利的正向促进作用,因而就导致了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总体负向效应。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