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幸福观
发布时间:2019-07-21     字号: [小] [中] [大]

  社会学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幸福,认为幸福是群众的幸福,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社会学家倡导提高生活质量,探索更幸福的认知水平,包括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编制生活质量指标。社会学主要通过数据调查进行幸福感实证研究,目前还没有权威理论,体裁复杂,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向类型。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管生活质量调查研究,根据个人对需求满足程度的自我评估来衡量生活质量。例如美国社会学家Day在1987年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情况、个人健康等14个方面对美国居民的满意度进行了测量。第二种是客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欧洲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为代表,包括健康和卫生服务,就业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客观指标。第三种尝试整合主观和客观指标,德国的生活质量指标已经形成客观指标为主、主观指标为辅的测量体系,包括14个生活领域,如人口、收入分配、健康、环境、休闲、交通,以及这些地区人们的主观评估和满意度(王建民,2007)。

  社会学关于幸福感的来源主要有社会期望论、社会比较论、社会建设论、社会关系论(苗元江,2003)。社会期望论认为人们会根据目前的生活状况想象未来的生活图景,社会成员对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双重认识和评价都会影响社会期望,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会影响当下的情绪状态,对未来的积极心态会增加当下的幸福感,对未来的否定预期会使人消极悲观。社会比较论认为幸福感主要来自于自我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后带来的心理感受,家庭成员、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都与可能社会比较的参展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内心中进行比较,如果他们感觉比别人好,就会增加幸福感,如果感觉比别人差,幸福感就会减少。而且进行社会比较的参照组也会不断改变和调整,根据个人的生活情况和条件不断变化。社会建设论认为幸福不是现在的和一层不变的,幸福感会受到社会主流舆论与价值风尚的塑造,社会建设反映了大众意识形态、舆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关系论基于社会认知和社会记忆的视角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幸福。这种观点认为,社会认知和社会记忆体现在塑造特定时代社会所有成员的心理。继承期的历史文献,图像资料和群体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生活场景。个体与群体的认知相互联结,从而影响人们的幸福感。一些人的高幸福指数主要是由于他们通过社会认知和社会存储系统的运作来解释生活事件并获得重要性(张秀敏、李为群、刘莹圆,2017)。总的来说,上述观点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上认识到人的幸福是社会的,人的幸福是个人社会化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结果。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幸福可以从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变革的角度产生。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