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是明确边界
发布时间:2016-06-07     字号: [小] [中] [大]

    2016年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了医疗改革,其实大家最头疼的地方还停留在医疗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正处在人口结构、疾病谱变化的十字路口,老龄化和新一轮生育潮会成为下一个十年最尖锐的矛盾。随着本轮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政策——《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发布,医疗市场对社会资本正式开放,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将社会办医的能量发挥出来,这是一个较大的社会进步。事实上,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医院服务、基础医疗、养老护理、社会办医、商业保险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各自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公共医疗的边界在哪里?公立医院以社会大众基本公共医疗保障为目标,私立医院本能地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两者有着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归宿的不同,因此,两者间应当清晰地界定边界,并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把眼光放到全世界,我们会发现在医疗服务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美国通过医疗主体的制度安排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手段是保险公司、医生医院和责任医疗组织。通过与中国医疗改革处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期做个比较,我们发现日本和中国医疗改革的社会基础是最相似的。一是,日本医疗体系的支付方式和中国最为接近,从公共医保支付方式上,无论是基础医疗还是医院医疗服务,主要是按照项目付费;二是,日本也没有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也没有强制分级诊疗制度;三是,政府在医疗体系中的决定作用比较强,比如药品定价、医疗服务定价;四是,日本已经完成了“以药养医”的治理。从1956年开始,日本修订了《药师法》和《医师法》,在法规上明确了医药分业制度,直到1974年日本不断提高医生报酬,最终摆脱了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我们国家正在经历这一过程;五是,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基础设施,成功完成了转型和飞跃,我们国家也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政府全方位监管着日本公共医疗各个构成。根据法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努力让医疗服务高效、优质、合适,中央政府制定医疗服务各项费用,制定地方政府补助、保险机构补助和医疗机构的补助方案,政府设定的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机构,包括私立机构。更重要的是,日本清晰界定了公共医保和私人医保的边界。私人医保和公共医保的边界非常清楚,前者在日本保险计划中处于补充地位。

    对中国而言,日本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在医疗领域发展“市场”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明确鼓励非营利性医院和医生主导诊所,禁止营利性医院,确定了公共医保支付的边界。除此之外,中国处在人口结构变化和医疗需求变化的十字路口,快速布局调整可能会让医疗体系弯道超车。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