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关系徒增企业成本
发布时间:2016-05-04     字号: [小] [中] [大]

    熟人关系渗透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病就医找熟人,可以免去排队的烦恼;孩子上学找熟人,能够特批进入更好的班级;求职面试找熟人,同等条件下有更大的录用几率和更优厚的薪资待遇。熟人与生人相比,更为知根知底,因而大家会有“熟人更可靠”的固化思维。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择合作伙伴和员工时对熟人有明显的偏好。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与企业一把手之间,通常是亲属关系或朋友、同学关系。在“钱财不能让外人管”的心理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岗位通常也由熟人担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熟人关系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有正向影响吗?熟人是否真的如企业管理者所想的那样更好用、更放心?
    笔者认为,熟人关系与制度规则之间存在对立性的冲突。熟人之间关系越亲密、利益相关性越大,对制度规则的损害也就越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最能反映熟人关系与制度规则的冲突。乡村民众遇到邻里冲突或经济纠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运用制度规则维护权益,而会选择在村里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德高望重的熟人进行评判。在乡村社会,家族长辈的一句话有时比盖有公章的法院判决书更能解决问题。
    在企业管理层面,熟人关系与制度规则之间的冲突也不可避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中熟人比重越大,制度执行成本越高,相应地也会增加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一般而言,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有针对迟到早退、公款吃喝、绩效低下的处罚性规定,一旦发生类似情形,在生人之间完全可以做到铁面无私,按章处罚,但倘若有了熟人关系这一挡箭牌,制度规则的执行便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困难,企业规章制度也就形同虚设。
    抛开对熟人主动犯错的考量,熟人关系的存在会对第三方(生人)带来隐性负面暗示。在熟人与生人并存的工作环境下,生人不可避免地会将熟人的工作成果、所获奖励归因于熟人与管理层的关系。“如果不是领导暗地帮忙,他怎么能凭一己之力拿到这么大的订单”,“他是经理的外甥,不管我怎么努力,绩效奖金都不会比他高”,类似的想法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会间接增加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绩效的稳步提升。
    综上,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基于熟人关系的管理机制并不是有效的企业治理方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陷入熟人关系引发的管理困境,一些管理意识较强的企业家开始寻求企业成长的补救措施。招聘网站的兴起大大促进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供需双方的信息传递,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熟人就业的比例。除此之外,企业家还应解放思想,逐步放开对关键岗位(如人力资源岗位、财务管理岗位)的控制权,引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高效的制度和规则弱化熟人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