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去哪了
发布时间:2015-11-24     字号: [小] [中] [大]
    2015年十月一日以来,运营公司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距今已有一个多月,但多数消费者并不买账。有的用户甚至提出质疑,认为运营商利用消费者无法对流量使用做出监督查证肆意“偷取”流量。一位消费者发现自政策颁布以来以前一个月都用不完700M的流量竟然在一天就消耗了近600M,而当他就此事拨打移动公司客服电话表示质疑后,客服爽快而主动地提出赠送500M流量,该消费者在微博上公布此事后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共鸣,很多消费者表示,都觉得流量用的多了、快了,但是也无法查证自己到底用了多少流量,基本就是运营商说是什么数字就是什么数字,可以根据常理提出质疑但是也无法有确切的证据证实自己的数据流量使用情况。
    面对质疑,几家运营商都回应道,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使用过的流量是不能查询的,只能查询剩余的流量。这种说法貌似也是有道理的,一旦对使用过的流量进行查询,就很可能会暴露用户的隐私,例如浏览了什么网页,使用了什么服务。但是这样一来用过的流量数除了运营公司谁也无法查证,显然无法打消用户心中的疑虑,甚至有些用户还会觉得运营商恶意更改流量数据已增加收费。但是这些都只是猜疑,消费者无论如何心存疑虑却都无法证明。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自身对于产品的性能、成本等状况有着显而易见更加准确、真实的信息,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各种信息只能依赖于企业发出的信号或者是口碑相传而获得,这种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与企业的博弈中处于弱势。正如同消费者对于流量问题的疑虑,显然消费者由于无法对流量使用详情进行查询而处于弱势的地位,无论如何生疑也只能得到一些语焉不详的回答,运气好的得到移动公司赠送流量,运气不好的只能自认倒霉。
    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消费者积极通过客服咨询流量使用详情,甚至是通过个人微博等手段促使运营商回应该问题,正是通过向信息优势一方获得更多信息的体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长此以往,如果这种质疑越来越多就会使得消费者对于运营商的信用产生质疑,可能导致逆向选择。运营商面对质疑,今后应当积极发送有效的市场信号,制定更加合理的规则,改善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对于运营商的不良印象。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