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启示
发布时间:2011-04-25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学术动态
 
2011年第18期(总第137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1年4月9日
 
2011年4月8日下午,我院在1号学术报告厅主办了2011年第5期(总第107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由武大质量院的李宏久老师,围绕“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启示”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将本次论坛内容整理如下: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一般经验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启示
主讲人:李宏久 武汉大学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
 
主持人: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2011年第五期,也就是我们107期的双峰论坛,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我们中央研究院的李宏久老师,为大家带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一般经验——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启示”,大家可能和李老师平常除了学习、工作交流之外,私交也很深厚,对他也很熟悉和了解,那么,我就不占用大家宝贵的交流学习的时间了,大家掌声有请李老师。
主讲人:李宏久
其实呢,我也不是老师,我的身份和在座各位是一样的,我也是质检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幸在武大职教院工作,我的工作是借调,可能讲课赶不上武大教师他们讲得精彩,但是我认为不要紧,反正我们课堂的气氛热烈点就好,我跟大家要交流的题目呢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一般经验——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的启示”,从去年6月份开始,武大职教院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委托,成立了我们系统内一个重大的课题,课题的名字就叫做: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这个课题是由现在的国家质检总局的局长当时的总局的副局长亲自点题的。我们武大职教院接受这个题目之后通过半年多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以及基础理论的分析。我们作为课题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国家质检总局的主要领导,他为什么要点这么个题目?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个系统可以说从上到下对监测机构的基本,从理论上,从战略上,从它的基本定义上面,缺乏理论的研究,缺少适用的研究。就是说,定位还不够清晰,所以导致不知道这个监测机构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个题目是科学发展的研究。其实就是改革的研究。实际上我们讲科学发展战略的研究就是对监测机构体制进行一个改革的研究,在座的可能会认为,那么这个监测机构改革,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那么跟文化体制改革它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有很大关系。从我们接受这个课题之后,院里的课题组的各位老师也在思考另外一个事情,就是一直在持续关注,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所发生的几次深入科学经济体制改革,比如说,国企改革,农村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跟我们现场监测机构的体制改革有高度相似性。这个就是跟同学们交流的一个研究背景,那么我们说,要研究我们国家监测机构管理体制和科学发展,那么需要应用战略思维和系统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战略背景下,研究监测机构体制改革发展战略定位,这其中最重要是选择,以监测机构改革发展的相似规律的其他研究做比较,在比较中得出具有一般性规律,从而指导监测机构改革发展的研究。
    文化体制改革与我们监测机构这种观念体制,它的具有高度相似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是在这么四个方面:第一,两者都是在国家直接行政管制下都能运作的领域。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以前,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事业单位,它是分属于国家行政部门进行分管的,比如说,文化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旅游局等等,那么这些监测机构也是一样的,它分属于我们质检总局,卫生、环保、交通、建设等等,那么这些监测机构跟这些人,文化事业单位那么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多人管理,交叉管理,这是第一相似性。
    第二,沿着改革的动向,都是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就是大量存在,并长期赋予这些行政部门的单位。就是说,改革的动向是一致的。我们国家现在目前国有的监测机构,09年的市区,总共是1.9万家,那么我们质检系统占了多少呢?质检系统监测机构是2826,占我国国家国有监测机构总和的大概是15%左右,卫生有多少呢?有2800多个,那么环保,包括建设部门都是1000多个,文化方面呢?如果把93年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改革的话,那么在文化体制改革开始2004年9月有一个统计数据,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光属于文化部直属的就有5万家,其中还有广电总局,他下属的电视台,有1000多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单位有8000多家,所以说,文化体制改革当初他们改革的动向严格来说,他们数量比我们现在目前监测机构改革它的复杂程度,它的困难程度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第三,文化领域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机构的基本特征有具有同一性,即公立信和市场性的统一,这点呢,下面我会做详细的阐述。
    第四,两者不同要素高度相似。那么改革前的文化体制它属于政府行政管理和政府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构成的,我们监测机构也是一样的,它的管控体制是由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主管部门包括行业所属的监测事业单位来构成。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2003年开算起的话,那么8年时间过去了,当然我们说,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因为文化体制改革它是我国近几年国家重点推进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改革,它的战略性它的长期性,在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间都是不多见的,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它的成功经验,它的改革的目标原则基本任务改革面临的困难以及基本洞彻,均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深刻的内涵,那么全面检测与分析这些规律,对监测机构改革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借鉴性,同时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这个就是对我们文化体制之所以要进行研究,有一个背景,就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下面我们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现在学术界的这些学者专家,对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有一个基本相同的认识,就是所谓的“三关说”。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节点,从1978年到1992年那么这个基本是体制时期的改革,从1993年到2002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那么2003年至今的话,文化体制改革的时期,那么这个时间节点呢,它都具有它不同时代背景意义,我们可以回想一下,1978年,1978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提出我们国家要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这个时期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的开始,我觉得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严格来说,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它不是改革,而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文化体制上面去。这个时期,它主要是做了这么一件事,就是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布局,这是我们说的文化体制改革第一个时期。1992年,为什么把它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大家知道1992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个小平同志南巡,第二个是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就是说我们国家在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么一个范式就是转入到经济建设,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上面来。这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跟其他一些行业,其他部门的改革一样,都属于市场经济在整体之下,在这个时期的包括国家主管集团等等文化的集团式的单位开始出现了,到2002年,我们国家总共在文化领域出现了70多个集团。从1993年-2002年,我们说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改革探索,2002年,那么这个时间节点,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呢?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了,在党的十六大上面,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明确提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要严格分开那么就是这么个时间节点,从2003年开始,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时期,所以说,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说,我们把2003年作为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这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简单的回顾。
我们再来看看文化活动的双重属性和市场性,十六大明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文化体制的一个定位的问题,就是说,文化活动的实际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出发点就是明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承担社会服务机能,保障人民文化活动,而文化产业,则承担完善文化市场,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实力,请大家注意,文化体制改革它所有的布局都是围绕这个来的,都是围绕这个明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是围绕这个为出发点。俗话说纲举目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区分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它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一,两类活动生产的产品不同,公益性文化事业,顾名思义公益性产品,公共产品,它的特点是,他是没有特定的对象的,那么它的经济学的属性就决定了它存在在合理性,就是市场缺位,因为公共产品,它不具备开发性,那么它的特征导致它这个产品它是没有市场,这个大家应该好理解。正是因为这种市场的失灵,那么就导致政府要来扮演公共文化产品的角色。当然政府对它的非营利性的机构,当然可以扮演这个角色,但是我们说,主要是政府来扮演这个角色,公益性文化产品,因为它没有特定的对象,它就是特质,就导致这个由国家由财政来提供这种公共产品,那么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那么这个意见是2002年12月份下发的,对文化事业做了一个严格的定义,那么它包括这么七点:1、义务教育;2、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3、办报办刊,国家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实证调查,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的出版单位;4、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名教文化的保护;5、国家兴办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艺术表演团体;6、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7、社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这七大项统统都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必须由政府来进行投入的,包括人、财、物、产品,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置,资金的投入,那么都是必须要政府买单,所谓的公益性它的意义就在这儿。那么我们说经营性文化产业呢,顾名思义,它这个文化产业,它是生产的产品,它是私人产品,私人产品它的特别是具有排他性,它是为了满足特定个体,它不同的,不同的需求,那么说,这种需求是要私人,通过市场来购买的,你要付出私人成本,那么有的人愿意付出这个成本,肯定就有市场来生产这种产品,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这七个方面,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那么都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这个分类很明确,这是第一个不同,第二个不同,两类活动的主体不同,公共文化产品的性质是不特定工作,这就决定必须公共财政来支付生产成本,而不是以个人购买的方式来支付。作为政府来说,一个公益性的事业主体和经营性市场主体,它的区别也在这儿,那么两类机构的宗旨不同,我们说,经营性文化产业,它虽然说他对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但是企业的宗旨始终是追求利润的,以期出资人利益最大化,好比说,亚当·斯力在《蛊惑论》里面对看不见的手,他有很精妙的阐述,《蛊惑论》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他说一个铁匠,他做的一把镰刀,他做的镰刀呢,宗旨是干什么呢?他想着,他的老婆和孩子要有肉吃,我拿这把做好的镰刀,我要到肉铺上面我要去换肉,然后养活我的老婆和孩子,当然客观上他做了一把镰刀,他内心的需要是收割麦子的农户提供极大的便利,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通过这个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臂,实际上达到一个市场的均衡,而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特定的背景下,其做的保障人民大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全民素质修养,政府作为出资人是无偿投入,不能以谋取福利为目的,简单的说,经营性文化产业它追求的是什么,它追求的经济效益,那么公益性文化事业,它追求的是什么呢?社会效益,这样就是这两类机构的宗旨,还有一个不同,两类机构设置和修缮的决策机制不同。我们说,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立和撤销是政府的意志体现,所谓政府的指导,实际上也就是民众公益的预测,因为政府,实际上它就是公民的政府,政府意志实际上就是公民意志体现,这是两个相同的概念,那么公益性文化事业它的设立和撤销,实际上,它是由公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投票所决定的,它反映公民意志的体现,那么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修缮,它是市场意志的体现,市场上面有需求,就肯定有文化企业来生产这种产品,文化企业它做得好,与不好,它是要看消费者是不是愿意购买你的产品,消费者愿意购买你的产品,你这个企业就越作越大,越做越强,消费者他不买你的产品,那么你这个企业你自然的就灭亡了。那么我们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两个轮子,二者是并行不备的,我们说,文化事业它是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巩固历史形态阵地!发展先进文化主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途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国家先进文化的传播都需要建设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和科技手段来弘扬光大,公益性文化产品也可以通过为文化产业提供政府采购方式来实现,产品与生产,费用由政府来支付。这就是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它实际上,它是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两个方向,这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化事业它更多承载的社会效益,它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它是靠文化事业来发扬光大的,那么文化产业它实际上承载这个文化事业,它是文化事业传播主要一个途径,文化事业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借助它的手段来实现。我们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越发达,那么表明这个国家的软实力是越强大了,那么文化事业,也就是说,越来越弘扬光大,那么公益性文化产品,是不是必须要通过政府自己来生产采用这种方式来提供呢?我看也未必,它可以采取一种采购的方式,就是说,我这个产品,由企业来提供,我政府采购,用于公众文化事业上面去,产品企业生产费用支付采购的形式。
我们再来看看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际上讲的就是文化对象,改革的对象,文化体制改革它必须要有特定的对象,那么它的对象是什么呢?就是作为微观载体的这些文化事业单位,这里文化事业单位不是小数字,我开始说的文化部门有5万多家,我估计全国体制改革前所有文化事业单位加一块有接近1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我们质检系统监测机构改革它这个数字要庞大得多的。实际上,对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转制”两个字,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并且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集团化,品牌化道路,使之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既是文化体制改革中心环节也是衡量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关键性标志。我们说,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呢,它包括两种方式,一个是整体转制,一个是剥离转制,我们来看看,整体转制,那么整体转制严格来说,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这是一层意思,第二次意思呢,就是已经是文化企业的那么要转制要上市,要转股份制,那么整体转制。同一本书的发行,文艺演出,分时的报刊等等领域,那么这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全部转制为企业,这就是所谓的整体转制,就是目前,不管身份怎么样,你是事业身份也好,你不是事业身份也好,只要你是从事出版,电影,等等只要你属于这个领域的,那么全部要转制为企业,这就是整体转制的含义,那么剥离转制呢,就是讲新的媒体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广告,发行,印刷,传输的网络,以及影视剧等节目的制作及销售机构,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企业。前面我们讲了,对文化事业分类上面,那么新闻媒体这一块,严格来说,它属于文化事业的就是说在目前的两分法,对文化机构进行两分法,就是说,事业和产业的划分之后,那么说,新闻媒体这一块呢,它严格来说,它是属于事业这一块的,但是呢,这些事业机构它同样有经营性的产业成分,就是说新闻媒体,除了制作新闻节目之外,还有广告,这些是属于经营性产业部分,那么这些部分,你必须要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企业,这就是所谓的剥离转制,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这么两种方式,一个是整体转制,第二个是剥离转制。
我们再来分别进行探讨,先来看看图书的出版,那么我们国家的图书出版呢,实际上它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中央层面的,那么在中央层面这一级,实际上现在只保留了4个单位,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人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出版社,就是说,在中央层面上面,除了这4家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其他的出版社一律转制为企业,第二个方面是地方层的出版社,这个是全部转制为企业,第三个,是高校所属的出版社,那么全部转制企业,第四是军队所属出版社,那么这个军队所属的出版社,军队它是个比较特殊的,因为文化的属性里面,它还有一个属性,特别是我们国家,它对文化的安全性是强调非常厉害的,安全性实际上,它也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个是对外,国家文化的安全,第二个对内,我们国家要保留主流意识文化的安全,就是在这个意识形态上必须保证主流地位,这个我们就不多探讨。那么军队它更加是讲究安全性的地方,那么军队所属的出版社改革的方案由总政治部另行制定。这是图书的出版。我们看两个例子,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组建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此次的合作是国内出版业首次的跨地区的合作,这个都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2009年4月17日,吉林出版社暨中华工商联出版社改制成中华工商联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成为地方集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出版社跨区域,跨部门战略重组的第一家出版单位,同时出版社体制改革,目前为止是非常到位的,不管是中央层面的,还是地方层面的,还是高校层面的,图书出版机构,企业改革已经全面到位,基本上全部到位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图书发行,这个图书发行呢,主要是书店,现在的书店当然是雨后春笋一样,特别多,像武大周边的,你只要走出去,包括珞珈山,各种各样的书店非常多。但是我们国家图书发行,特别是教材发行的主要渠道还是新华书店,具有70多年的新华书店新华系统,它在所有的基本形式下是属于国有的,那么在组织形态上面呢,它是事业和企业共存,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新华书店,除西藏以外,以后全部完成了企业的注册,就是说,从省级的这个层面的新华书店,除了学校,已经全部转制改企了,那么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县级也成功转企。我们再来看几个数字,2008年9月5日,江苏新华和海南新华,联合组建的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公司在海口成立,它开了中国发行业跨省重组的先河,浙江,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成立公司,也就是多元股份,北京,广东等24个地区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集团,特别是上海,四川,安徽等发行集团已经上市,或者已经进入上市的程序。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总支出已经突破了万亿元,年出版图书是30万册,报纸书刊是11700多种,这数字是很了不得的数字,电影也是包括三个环节,电影有制片厂,它有发行公司,它有放映公司,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电影院,原来改革之前,电影它无论是制片厂也好,还是电影发行公司也好,还是电影院也好,都属于事业单位,文化部门下面的事业单位就是多,看一个电影,它就有三四个单位,那么无论是电影的制片厂,还是电影发行公司,还是电影院都要转制企业,那么电影这个领域,它的体制改革也是相当成功的,目前已经组建了七家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的电影集团公司,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从来都没有超过100部,票房也不过就是八、九个亿,去年,2001年,影片产量达到526部,城市总票房达到101.7万亿,连续五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这个很吓人的,国产电影票房连续七年超过进口票房,这是电影。我们同样的来看几个例子,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公司一起组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整体转制,组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湖北电影制片厂和湖北电视剧制作转制,组建湖北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文艺演出,文艺演出呢,也是分为两个机构,文艺院团和演出公司,那么这个演出公司,它作为文艺演出的中介机构,跟影院一样的,都要转制为企业,那么文艺院团的改革呢,在我们目前文化体制改革中间,它是到目前为止它是进行最不彻底的一项,文艺院团的改革,那么它采取的形式呢,实际上它是一个分步进行,你看全国现在2400多家院团,像歌舞啊,杂技,曲艺等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院团,率先转制改企,那么实际上在这些文艺院团,特别是像歌舞,曲艺,活跃在市场地域县的还是名人的院团,像在全国比较叫得响的品牌,刘老根,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然后北京好象有个叫什么的民营演出单位,听说办得非常好,它的宗旨呢,它就是要减轻你的工作压力,因为他的机制来说,它非常灵活,像我们湖南,有个地方大家有的同学知道,好多歌厅里面经常有一个节目叫刘海砍樵,那个叫花鼓戏,因为花鼓戏是湖南的地方特色,它的流行程度,包括湖北周边地段是非常流行的,整个地方它都有花鼓戏剧团,原来叫做花鼓戏剧团,在事业体制下,因为体制的原因,一直是文化部门,毕竟还有群众基础,但是文化体制改革之后,走向市场,现在它到什么程度呢?很多花鼓戏买了这种流动演出的车辆,就是很大很大卡车式的,拿着箱子,可以拆的,拆开以后它就是舞台,用这种方法放,这种流动的舞台车,演员啊,服装啊,到处什么地方开车去跑,它只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那是得唱戏的,只要出钱,他就去,生意非常火爆。那么全国共有340个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共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与其他改革相比,我们院团的改革相对滞后,我们呢也来看个例子,文艺演出实际上,一说到我又要提到我们湖南了,长沙,大家知道,长沙歌舞厅发展那是全国相当有名的,武汉人喜欢看电影,长沙人呢他喜欢听歌,歌厅文化,酒吧文化,那么田汉大剧院为代表的文艺演出团体构成了长沙的独特文化,现在湖南卫视,当家的主持人汪涵,他以前就是在长沙酒吧歌厅客串主持的,通过长沙很长的歌厅文化酒吧文化,它的市场运作力量是有档次的,在电视娱乐中间,一举成名。2009年,全国的专业表演团体演出超过50万场,吸引计以亿的观众。
要进行整体制的分时制类报刊,那么据新闻出版总数的统计,2008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549种,总印数30亿册,报纸1943种,总印数442.9万亿份,其中非时类报刊是9000多种,那么在1996上半年呢,国家已经出台了非分时制类类报刊转企改革的方案,1251家非时类报刊转制和提案暂时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或出版传媒企业集团,那么呢,这个实际上是什么概念呢?我们说,管办分离,管文化和办文化就是要分离,那么它的第一次改革,就发生在我们的报刊行业,实际上就是报业改革,是2003年,那么这次改革呢,后来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生动的一次报业改革,那么当时的改革,实际上,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就成了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开端,实际上他是一个试点,共有8家报业行业参加,包括山东报业,深圳啊,河南啊,等等省级的新闻媒体集团,总共是8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革试点,这次改革试点的内容,就是个分离,主要内容是试点,那么这次试点,在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历史上,它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04年12月,北京青年报控股的北京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联交所挂牌上市,被视为中国传媒改革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前面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转制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一些情况,我们接着来看一下剥离转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党报党刊的转制,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主要是把党报党刊的发行,印刷广告等经营性资产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重点是党报党刊的发行体制改革,走集约化,专业化路子,不断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讲到党报党刊,我们来看一下湖北日报传媒这个例子,那么湖北的报刊在全国是相当有名的,有一句话是说广东的报纸,湖北的杂志,湖南的电视,说明湖北的报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到现在为止,湖北已经成立了三大报刊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及知音传媒,那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呢,它是我们国家惟独的一个报纸和期刊的发行量都超过双百万的集团,它号称是双百万,可以说它在我们国家的中西部地区那绝对是一枝独秀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它目前旗下它有九报十刊三网站六大发行公司,2009年,它的整个创收收入,是12亿,创造利润超过1个亿,那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它的改革之前,他的前身,他的前身实际上就是在1947年成立的湖北日报社,那么到2001年的时候,那么进行体制改革,就成立湖北日报集团公司,同年在2001年的时候,也就成立独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到了2007年的时候,那么湖北日报集团呢,又改名成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那么它在2001年7月份成立这个楚天报刊发行公司呢,它实际上就是负责湖北日报传媒下面的这些报刊杂志所有的发行工作,实际上,它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之后,它发行集团年发行量已经突破300万,然后它的流转金额是3个亿以上,所以说,在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后它的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那么党报党刊他之所以是剥离转制,因为党报党刊它本身来说,从前面我们文化事业里面看出来,党报党刊实际上从文化事业范畴,那么文化事业范畴经营性部分,经营性文化产业部分把它剥离出来,成立楚天报刊发行中心,还有楚天广告中心等等,这是党报党刊剥离转制。
那么第二个剥离转制的就是电台电视台分时制类类的节目制播分离。它的意思就是把电视电视台的影视剧,娱乐体育等分时制类制类的节目,制作分离出来,改变自制自播内部循环的交换模式,组建市场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通过广电分时制类制类节目走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讲到电视电视台制作分离,我们必须提湖南广电,因为湖南的电视它这个改革也是走在我们国家前列了,湖南广电体制改革实际上它是1993年,在1993年的时候,它就开始体制改革的第一轮,当时,担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魏文斌,当时湖南经视成立的宗旨,就是把所有的新闻时政类节目全部剥离出去,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他开始第一轮改革,它的创意,不一定非得要自制自播,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谁搞的点子,谁搞的节目,那反正都是你的,它不搞时政新闻节目,它专门搞文艺。到2000年,湖南卫视又出了两件大事,成立了当时第一家首集的广播电视集团,当时成立是全国第一家,但2000年全年,湖南卫视实际上亏损1个多亿,这个时候呢,魏文斌下决心一定要另外走出去,他把湖南卫视这个路台的宗旨就把它改了,就四个字:“快乐中国”。所以就有后来的“国际大典”、“大长今”、“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等等一系列在全国都是叫响的娱乐品牌,这实际上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是湖南广电第二轮改革。那么到了去年2010年6月份,湖南卫视又搞了第三轮改革,把湖南广电注销,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投资新成立芒果传媒,芒果传媒。为什么叫做芒果传媒呢,因为湖南卫视它那个台标,它那个电视上看到的,它的形状很像一个芒果,这个芒果实际上也是湖南卫视的一个爱称,湖南有一个专门叫芒果的,那么这个芒果传媒成立之后,就是把所有的经营资本全部转过来,那么它形成什么体制呢?湖南广播电视局,就是湖南广电局,就管台,管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体制下,是事业单位,是正厅级事业单位,局管台,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呢,它既管媒体,也搞产业,那么芒果公司,专门进行市场运作,形成了一个以湖南广播电视局作为行政管理主体,以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事业运行的主体,芒果传媒作为市场运作主体。那么这个战略好处在哪里呢?我们把它称之为真正严格意义上制播分离,所谓的制播分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这些电视台也好,电台也好,就是制作这些公司,它跟公司的利润,它委托这个独立的单方公司进行制作,或者干脆向市场购买,也就是说原来是自制、自播。现在把制作这一部分外包出去了,不制我只负责播出,那播出这一块,无疑是属于事业体制,那么制作这一块,市场化,这就是制播分离的真正意义。
好我们再来看,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剥离与整理,我们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改革思路,就是在全新网络剥离出来,成立独立市场主体,然后运用经济行政手段进行整合实现台网分离,就是广电系统它除了电台电视台之外呢,它还有一套单独的传输网络,那么这个传输网络,严格来说,它不属于事业范畴,它是市场化的。所谓台网分离就是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三网融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国家目前,三大基础网络,广电网,电信网,计算机网络,也就是互联网,三网融合,就是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把三大网络系统整合在一块,实现一个综合的服务功能。实际上,它也牵扯到广电和电信这两大部门,因为电信网和互联网这之间的融合很好,因为电信大家知道,它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企业身份它已经是很到位了,那么广电呢,因为台网分离,它没有完全实现,严格来说,电台、电视台它还没有从这个体制里面完全出来。
    我们再来看看第五大类,文化体制改革路径分析。一个成功的改革呢,它不可能按照你既想的理论来进行。这个方案从理论上来讲是最优的,但事实上你在执行过程中间,你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当然说,你这个改革,你也不可能根据改革者个人的喜好来进行选择,所以我们经常说,感到很累,最好的方案只有什么?只有半个方案。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跟它走出一条,相对来说,纵横半径是有很多关系的,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第一个,就是培养舒适的市场主体,以产业集团为龙头,推动文化单位向独立文化市场主体转变,是文化体制改革中主体创新鲜明的特征。芒果传媒集团董事长魏文斌,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要从体制内走秩序,要从国内走秩序,从市场上立起来。那么芒果传媒,实际上就是从市场上立起来的一个要素。那么膨胀新型的市场主体,关键是要符合市场的运作规律,既然说以前你可能跟政府关系是一个紧密型,你跟市场是一个松散型,现在你跟市场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密,你跟政府的关系在逐步脱钩,那么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公司的运作,这个培养的新型的市场主体,他跟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他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中间其实也不矛盾,我们前面也讲了,文化产业,他本来是文化事业传播的一个途径,文化事业传播必须要依靠这样途径和文化产业的一些技术手段,那么政府采购呢,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对产业的壮大实际上也是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进行理解。这是培养新兴的市场主体。
    再就是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严格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特别是把精业性的文化事业从原来的文化事业基础中间剥离出来,让这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就要实行改革了,要体现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健全服务网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事业文化单位要求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强化公益性,深化文事输入分配,社会保证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规划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公共文化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向城市社区延伸,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我们同样来看一组数字,我们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的投入是不断在增加,09年周围财政投入的总量是35.9亿,比08年增长了41.5%,这么大的文化工程加快推进,09年整个有1444座共博物馆和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造了各项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成了劳动人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的制度改革,管理水平的服务显著提高,先有社会力量,才有文化事业,设立人与人基金会杂技奖,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亿,设立中华文化艺术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地完善,国家出台了条例,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共图书馆等法律法规的立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第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这个已经把文化产业上升到所有国法中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了,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报告中也说过,他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心信心是,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我们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越发展,越发达,那么对于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会发展,一些全民族的素质和提高都是高度地正向发展。我们同样地来看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数据。
    “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力生产国和第一大的电视剧的生产国,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达到1.3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价值层的2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长值占国民经济比例已经超过5%,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起改制任务,据初步的统计,全国共核销市编制17.2万多名,中央直属单位近2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我们质检系统总共里面才20万左右,文化体制改革了以后,仅仅一个文化领域,全国就合校事业根治17万多,差不多接近我们质检系统所有人员的总量了。2010年我国文化产值增长值达到1万亿元,其中有优,优的是全国文艺圆团的改革,全国2400多个,340的实现了转体改制,占总数的13%左右,所以说为什么讲文化体制改革还远没有成功?这个也是原因之一。
    改进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实际上就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要像以前的办文化向现在的管文化转变,因为我们的政府,特别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开始,他就是全能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对全面管理的一个政府,但是事实上,政府的转型实际上也就是要全面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特别是在市场转变的时候,政府应该发扬自己应该发扬的角色。要由微观走向宏观,由半文化走向软文化,工艺与金融分开,政府主导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市场主导经营型的文化产业,关键性的实际上就这么两句话。那么现在全国多数省市区的新闻出版系统和广电部门实现了局社分开,集团分开,这种宏观管理职能不断加强,改革的效果明显。
    加强制度扶持。那么加强制度扶持主要一个是妥善处理人的问题,第二个是不断完善土地、财政、融资等配套的政策。改革最难的就是人的问题。他既是改革的有利的推动力,同时他也是改革最大的指令,因为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一个利益关系的承购,都是多方的利益集团和微观的结果,因为他要打破原来的利益平衡,建立现代的平衡,那么这其中必然就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人改革中得到了益处,肯定就有人在改革受到损失,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一个当代的经济学家就这么说过,他说人们对于改革的期望,估计所要发生的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潜在的思路,是否大于他的资本成本,改革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那能预计这个好处,如果能够大于他所付出的私人成本,那么他就会投入到这个改革中来,否则他肯定是反对改革。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间,对于人的问题的处置,我认为是值得我们检测机构改革好好借鉴的,他是怎样处理的呢?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按照这个思路,文化体制改革确实是起到了实实在在的突破。在我们即将要进行的检测机构管理体制中,这个借鉴意义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他是一个至上而下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级的党委和政府,充当了文化体制的第一颗树,就是因为文化体制改革他是至上而下的改革,它取得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他就不断地出台一些财税、融资、土地等等各方面配套的辅助政策,现在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辅助措施,里面很详细地包括了对于财政、税收、融资、人员、土地等等各方面的政策辅助措施。
    文化体制改革了以后,制度的设计分析。我们可以看一下,文化体制改革,他从制度的设置上,实际上他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主体,文化主体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对文化的行政部门进行了分离。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看文化的行政部门,实际上他具有三重身份,首先他是国有单位资产的所有制,当然说资产他是国家的,他只是一个代理人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他是没有区别的,他改变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第二重身份他又是文化行业的管理者,第三重身份他是行业利用经营者。就是说这三重身份他是一肩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你既裁判员,你又是运动员,同时你还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那么改革以后,就明确地分离了,比如说国有文化的所有权归政府,这一块是政府的,毫无疑问的。那么市场经营制归文化产业集团,而宣传文化部门,他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宏观层面上的管理,他不再插手很微观的文化产业的具体的数了。我们在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上面,他就是理清了政府管理行为和市场经营行为的边界,强化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而不直接干预具体微观的生产活动,同时界定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资源优化,是国有文化资产,从粗放型的数量优势向集约型的质量优势转变,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所以我们看,所有的改革最后,都是产权的问题。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资源优化。所以讲改革就是改到深处是产权,这句话确实是这样的。
    上面是对整个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阐述,既是我们院里课题组目前研究的一点小小的成果,同时我想在这里跟各位同事一起进行分享,下面最后一个和各位交流一下,就是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质检体制改革的启示。
    我们说我们质检系统的检测机构的改革,首先我澄清一个概念,我说的质检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特指我们系统内检测技术性的改革,不是整个质检形成的体制。实际上我们检测机构的改革,严格来说,已经有了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模型,文化体制改革和我们检测机构的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能够看到他是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还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那么检测机构的体制改革,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说,从理论上是太大的原创性的,你不可能突破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机遇这个意义,文化体制改革对我们国家的质检体制改革,他有这么一些具体的借鉴和启示。这里我简要地说明一下检测机构的现状和文化体制改革之前,他的现状和一些相似性。
启示之一,应该明确区分检测活动的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我们说在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中,他是否同样跟文化一样,他也具有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检测活动的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实际上他是质量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现在基本上大家普遍的观点,就是我们国家进行宏观质量管理,他的核心的理念,也可以说他的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具体讲质量安全。那么质量安全他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质量的公共属性。质量发展也就是说更好的质量,他所反映的是质量的市场属性,就是因为质量它同时具备公共性和市场性,这双重的特性,那么作为检测活动,他是对质量本身的一个繁衍,他就应该关注两个方面,除了关注质量,本身他所具备的这些社会职能,他所具备的价值创造之外,他同时聚焦质量是否给社会带来安全因素,就是说质量的安全性,检测活动他应该同时关心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说作为质检部门来说,国家宏观质量管理的一个综合性的部门,质量安全是我们国家宏观质量管理的一个核心的理念,那么,检测机构,就是进行宏观质量管理所必要的基础支撑。技术监督系统有三大抓手,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技术专线。这三大抓手之间,技术手段就是对聚焦于质量安全进行宏观有利地支撑,但是反过来我们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作为宏观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是否一定要求质检系统非得有自己的质检机构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像文化改革一样,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一些职能机构,我们讲除了公益性的检测之外,还有一类检测行为,这类检测行为他不涉及到安全、卫生这些东西的,比如说企业,他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他为了对他的产品进行更高等级的判定,而所进行的一些检测,他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特定的需要,以及得到他自己更多的市场份额,现在很多的产品标准里面,他把产品分为很多的质量等级,都特级、合格级、一般级等等,很多产品都有级别等级,但是那不是说我的一级产品,我的质量安全就有保障,三级产品就没有保障,这都是在安全的基准之上,再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的分析,只是说一级产品和三级产品在市场上创造的价值不同而已,只有这个区别。那么企业为了追求更好地质量,而进行了检测行为完全是一种市场性行为。企业他愿意检验肯定是有相应的机构来从事这些检验活动,这是显然的。国际上现在比较著名的一些大型的检测集团,比如我们企业做地最大的华测检测等等,都是这个机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为行政部门来说,他们要进行宏观质量的管理,他要关注质量安全,他要对技术机构进行支撑,要有规避性的检测数据,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途径呢,工商他们没有自己的检测机构,我看他们的行政执法也做地很好。实际上就是这么两个核心,第一个途径就是国家自己出资,兴建工业性的试验室,那么工业性的试验室,他就不带任何其他的成分,所有的都是国家出资,那么这和行政机关其他的部门,其他的科室没有什么不一样。
    那么检测活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生活性服务业,他是我们在产品的制造,加工等等环节,他本身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这里提了一个数据,但是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可能不是很成熟,我在这里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这个可能还要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通过我们研究,属于公益性检测范围的活动,我们做了一个分类。
    第一、让国家监督抽查等法定检测,对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项目的检测。国家监督抽查等法定检测,当然说,国家监督抽查只是选取了一个代表,比如说计量小组检定,还有特殊设备的强制检定等等。这些检测对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项目的检测,这个我们应该属于是公益性检测的范畴。
    第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要地进行技术支持的检测。就是说检测本身是为行政执法服务的,作为技术力量的一个支撑,这样的检测行为我们认为应该属于是公益性检测的范畴。
    第三、政府需要为全社会提供公正性数据的检测。
    第四、政府为了促进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在基础标准创新和基础研发过程中,必然进行检测。
    第五、国家制度厂商的安全法规,包括国际检察上面的安全协调所必要的技术检测。
    第六、政府不定期公布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其他的检测。
    那么我们认为这六大类的检测活动应该是属于公益性检测的范畴。除了以上这六个方面以外的检测活动,都属于由市场主导,企业生产,消费者自己选择,并且由政府统一观察市场行为,要实现企业化,就应该检测市场体系。
    那么第二个结论也就出来了,公益性和技术性是国有检测机构改革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一样的,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仅仅地抓住了文化体制的文化的双重属性,规律性和市场性。那么我们的检测体制改革,我认为同样的你要首先对他进行对论,公信的检测活动,市场性的检测活动,只有把这个从理论深入把它阐述清楚了我们的检测机构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启示之二:理清检测活动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理性边界。我们开始也说了,以前的政府一直是一个全能的制度,那么政府行为要逐渐变为一个有限的制度,由全面的管理变成社会的管理,要从管理经济变化主要是管理公共事务,那么作为政府也面临一个转型,在这样的时期,我想我们的检测活动政府的行为和市场的行为,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边界。具体来说,就是政府主导公益性的检测活动,加大投入的力度,市场主导精密性的检测活动,不断培育新的市场监测主体。政府对经营型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变办检测为管检测。
    启示之三:积极培育集团化的大型检测市场主体,质检系统内检测机构率先组建省级以上检测产业集团,在实践上是十分可行的主体创建模式。这个实际上我们课题组也深入研究了,要实现培育市场主体,从哪里开始做起比较好?是至下而上,还是至上而下?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认为,在系统内,先组建省级以上的检测产业集团,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有这么四条理由:
1、组建系统已经实现了省以下的组织管理,上下级检测机构之间本身就有业务上的领导关系,这和管理模式在行政架构上保证了检测产业集团化的可操作性。
2、我国已经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了试验室的认证认可制度,能够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检测机关独立的第三方工作定位。
    3、系统内检测机构经过过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也有范围覆盖全国的检测网络,为检测机构集团化打下了邻国的基础。
    4、部分检测机构在检测资源方面相较于系统之外的检测机构,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基于以上这么四个理由,我们整个课题组率先成立了大型的检测集团,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启示之四:加大对公益性检测事物的投入力度。近几年频发的质量安全事件证明,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质量安全问题会长期存在,政府履行宏观管理职能进行风险防范,搞好安全预警,势必离不开公正、准确、快速地基于安全和卫生的公益性检测数据。可以说,公益性检测事业的强大与否,直接反映了政府在全社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上的强弱,政府对边缘化公益性检测事业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大投入,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安全和消费者环境,有效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我们系统的检测机构都具备公益性检测和市场化的检测并存。一方面他有国家下达的任务,和行政执法提供支撑,我们也把他纳入到公益性检测的活动中去;另一方面这些检测机构他也在不断在企业建立很多的检测协议,同时企业生产产品的一个公共的检测平台,如果不把这些改革的话,肯定就是剥削,因此你必须把检测机构的公益性检测活动和精密性的检测活动要严格地区别开来,然后再进行各自分配。
    启示之五:制定政策国际措施。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其中改革最大的难度依然是人员的调整和安置,实际上在岳阳也推行了检测技术机构的改革,那个时候大家可能有印象,岳阳的平江县,那个地方出将军,他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但是实际上很富有,那个将军出地多,资源很广泛,平江县监督局在岳阳比较有钱的,早在05年的时候,他们就做了技术机构改革的试点,但是这个试点做不了,我们的系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平江县局就是上报了人员,包括他的编制,比如说是80人,这80人之间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不到50人,大部分都是属于事业编制单位的,那么这里面怎么办呢?你要改制,检测技术机构推动市场,这些人力肯定不能在机关,因为是身份问题解决不了。但是依靠目前现有的力量,你要养活技术监督部门绝大部分3/4的人数,那肯定是养不起的。然后剩下的一个平江县的监督局,财政状况几百万,然后你去饲养几十个公务员,这明显也是不公平的。谁都不敢改,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当然你作为一个成功的试点,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至少成功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教训,我改不了,我缓一步,没关系,改革进程快就抓紧,一旦遇到困难我就研究对手,所以说文化体制改革远没有成功,当然我们检测机构观念体制的改革同样也是任重而道远。今天就将到这里,谢谢大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