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期刊 |《宏观质量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
发布时间:2020-07-20     字号: [小] [中] [大]


▶▷目  录


我国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平台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良品铺子”的案例研究

  程 虹  王华星  范寒冰/001

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期经济影响评估——基于2003年SARS事件的分析

  薛 熠  王若翰/02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项目研发质量与政府补贴效率

  任 艳  吕 博  周绍东/040

财政分权对我国基础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范 旭  李键江  李蓓黎/049

高校扩招、教育回报率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兼论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方 超  黄 斌/067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收入标准的测度、影响与合理性分析:兼论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的发展阶段

  朱 兰  马金秋/084

高质量发展下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的测度、影响与调控

  李 沂  闫 倩/103

数字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研究——基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思考

  杜晶晶  胡登峰  张 琪/120



▶▷本期论文摘要


我国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平台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良品铺子”的案例研究

  程 虹  王华星  范寒冰

  【摘  要】平台化是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平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丰富的良品铺子企业调研实践经验,构建了传统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从内容、结构和治理三个维度对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是以顾客导向的价值观作为引导,以高品质的产品作为驱动,以双边市场管理作为路径,以安全风险治理、数字化治理和利益治理作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基于上述研究发现,产业供应链网状重构带来的巨大网络效应、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高效运营和平台互利共赢生态圈打造带来的战略协同是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创新点。这一研究结论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传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遍的实践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企业;平台化;高质量发展模式;良品铺子


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期经济影响评估——基于2003年SARS事件的分析

  薛 熠  王若翰

  【摘  要】以大型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在短期冲击总需求,还可能对宏观经济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03年SARS全球性爆发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使用1994-2016年中国地级市数据和Carvalho et al.(2018)的人工反事实 (Artificial counterfactual, ArCo)方法,估计了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广州、北京、香港受卫生事件冲击的动态因果效应。本文发现,公共卫生事件对三市GDP增长有显著长期负面影响,对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房地产投资、吸引外资、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生产率(TFP)损失角度探究了外生事件对经济有长期负面影响的可能机制,并使用上海做进一步安慰剂检验。本文的发现表明公共卫生事件需引起高度重视,为避免生产率下降带来的长期经济损失,政策实施应重视降低资源错配,提高企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非典(SARS);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效应评估;因果影响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项目研发质量与政府补贴效率

  任 艳 吕 博 周绍东

  【摘  要】突发公共事件暴发时,公共管理者设立研发项目,研发机构争取立项资助。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不对称信息模型,刻画了研发机构释放能力类型信号、公共管理者甄别信号并进行研发补贴的过程。结论表明:突发公共事件暴发时,由于研发机构对于事件起因的认识并不充足,所开展的研发活动往往是一种半自由式的发散性实验探索。研发机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难度较小,成本也容易控制,各类研发机构都倾向于释放自己是高能力研发机构的信号。由于公共管理者缺乏足够时间和明确标准来判断申报成果的研发质量,难以准确甄别出研发机构的真实能力类型。因此,公共管理者的最优决策是给予所有申报者相对较高的研发补贴,但研发补贴的总额度有限。本文提出:要改善现有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公共管理者在日常的科技创新管理中应采取深度参与的方式,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研发预案,以便于在突发公共事件暴发时能快速甄别研发机构的能力类型和研发质量。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研发质量;项目补贴;不对称信息


财政分权对我国基础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范 旭  李键江  李蓓黎

  【摘  要】通过财政分权提升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我国基础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2009-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政府创新意识作为中介变量,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测算数据使用改进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财政分权对我国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表明:从全国看,我国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偏低,地区差异明显,政府创新意识会在财政分权影响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时起部分中介效应;从分地区看,政府创新意识在财政分权对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时所起的中介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起部分中介效应,中西部起完全中介效应,这是因为地方基础科研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与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和地方政府创新意识的增强紧密相关。

  【关键词】基础科研;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中介效应


高校扩招、教育回报率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兼论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方 超  黄 斌

  【摘  要】 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社会价值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风向标”,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处理效应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方法,研究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回报率及工资差异,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审视高校扩招政策的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校扩招政策具有较强的个体增收效应,但基准估计因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低估了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回报率;(2)个体大学教育决策具有异质性,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处理效应模型进行纠偏后,发现大学教育回报率在10.1%~11.6%以及12.8%~12.9%之间;(3)大学教育对于收入分布的无条件影响类似于V型曲线,在工资差异中表现出“黏地板效应”,高校扩招政策引致的工资差异则表现为“天花板效应”。

  【关键词】高校扩招;教育回报率;工资差异;黏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收入标准的测度、影响与合理性分析:兼论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的发展阶段

  朱 兰  马金秋

  【摘  要】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符合自身收入阶段和禀赋结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收入标准是判定一国发展阶段、发展状态和增长动力的前提条件。本文以中等收入门槛为例,通过梳理文献和统计分析归纳收入标准的决定因素,进而定量分析不同收入标准对“中等收入陷阱”识别和动因的影响,最后探讨中国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和中等收入转型难度。研究发现:收入门槛的界定依赖于收入分类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的不同组合,进而直接影响中等收入国家数目、“中等收入陷阱”及其成因的判断;使用不同的收入标准,中国目前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且跨越高收入门槛的难度和时间不同。不同收入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经济增长问题,宜匹配恰当的收入分类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不可随便混用。本文为与收入阶段相关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分类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收入标准;分组门槛;中等收入陷阱;新结构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下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的测度、影响与调控

  李 沂  闫 倩

  【摘  要】利用2015至2019年统计数据,在对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总体状况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esian VAR模型,对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宏观杠杆率已处于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状态,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可借助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变,对实体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产生冲击,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产生制约;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可通过影响投资与消费增速,加剧经济整体波动性,并借助债务-通缩效应,对物价与收入分配产生冲击。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还将进一步加深,对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我国在实施积极财政与货币政策基础上,不断改善政府部门杠杆率结构,适度提高金融部门杠杆率水平,以推动“稳增长”目标实现,促进宏观杠杆率结构优化调整;应综合利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有效降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对宏观杠杆率结构失衡的贡献,并通过金融政策与限购政策,将居民部门杠杆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遏制宏观杠杆率持续上涨与结构失衡的加剧;还应进一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推动宏观杠杆率结构的优化与平衡,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键词】宏观杠杆率;经济增长;Bayesian VAR模型


数字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研究——基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思考

  杜晶晶  胡登峰  张 琪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主动响应和解决社会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中小企业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抗风险能力不足,在社会责任承担问题上一直备受争论。数字技术影响下,企业间的强连接性、共生长性,使得数字化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内在一致性与高度匹配性。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目标内生性、利益相关者绑定性、技术前瞻性、战略能动性等新特点。本文结合这一变化趋势,从数字化赋能理论出发,以重大突发事件为研究情境,论述了数字化赋能、主动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小企业“反脆弱性”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念更新和实施路径两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的展望。并从战略重构、机制重构、结构重构以及能力重构方面提出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以“命运共同体”视角搭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研究结论在丰富数字化环境下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商业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创造,促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反脆弱性;重大突发事件



《宏观质量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围绕重点选题向本刊踊跃投稿,来稿重点选题(包括但不限于):

  1.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

  2.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战略研究

  3.军民融合背景下产品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4.营商环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5.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影响研究

  6.营商环境对消费者权益实现的影响研究

  7.扩大进口对国内消费品质量提升的影响研究

  8.金融信用制度构建与金融发展质量提升的关系研究

  9.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设计与扩大国内消费的关系研究

  10.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