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平看待教育
——校外补课市场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8-05-15     字号: [小] [中] [大]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投资,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近期,整顿校外补课的事件成为热门话题。在此,我想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同时可以得到关于政府监管市场的一些一般性启示。

    首先,我们应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结构进行一个基本分析。目前学校分级的制度,已经人为地把学校分成了两类:一种是重点学校,另一类是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的学生选拔主要是靠考试的分数(当然也其他一些因素,如学区,我们暂不考虑这一因素),一般而言,能力强的自然地进入到了重点学校。未补选拔到重点学校的学生,自然进入到非重点学校。老师的选拔也遵循这一规律,能力强的老师会集中到重点学校。这样能力强的老师与能力强的学生匹配,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师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匹配。那么改变这一配置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校外补课,校外补课是一种市场化选择,能力高的老师价格高,支付能力高的学生也就能够选择质量高的老师,在这个市场中支付能力成为教师资源配置最主要的依据。

    因而,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市场。一种是通过考试来分配稀缺的重点学校的方式,这里所体现的是机会公平,那就是能力强,或者更明确地说是分数高的学生进入。这些重点学校的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条件,最重要的是拥有更强的师资,他们补课的需求相对较弱。另一种是校外补课市场,没有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需要通过家长支付更高的价格来选择好的老师,这里体现的是市场交易逻辑,对教师质量评价最高的家长自然能够得到最高质量的补课,这里体现的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性。这些没有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通过货币的支付来弥补教学质量不高,从而能够在升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一种市场公平。实际上,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成长出了一批市场化的教育机构,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丰富的经验。一些没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甚至不再去学校,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课外补习,这种资源配置行为,无可厚非。我认为,这两种教育的公平性,我们都应该充分尊重。

    政府监管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在两个市场上都有背公平的行为。一方面,是在重点学校中的招生公平性问题,防止招生腐败行为,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上重点学校,未达考核标准的学生就不能上,这一点老生常谈,不再赘述。以及老师把工作时间转移到校外,因为这对校内未补课的学生不公平。另一方面,就是在课外补课市场中的质次价高问题,有的是办学场所达不到基本的安全要求,这些行为都有悖于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因此,我认为课外补课市场,本身并不是坏事,它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让那些升学意愿最强的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实际上也就给没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以更加公平的升学机会,这一类机构不应取缔。当然,政府要以其公权力来规范课外补课市场,我们的教育部门要监管教师不能够通过牺牲正规教学质量来从事校外补课;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要对他们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防止欺诈和不公平交易;其他一些部门要对办学场所的安全卫生进行监管等。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