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享了双十一的红利
发布时间:2019-11-30     字号: [小] [中] [大]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盛宴。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又创下新高,仅天猫平台的交易额就达到了2684亿元,较2018年的2135亿元增长了26%。如果论交易规模,办了仅十年的中国人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超过美国办了几十年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美国一个机构将阿里巴巴的双十一评选为与互联网、阿波罗登月计划等齐名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个项目”。笔者每年11月都要谈一下双十一,今年已是第三次。今年我同样作为双十一普通消费者之一,分析一下双十一的红利由谁在分享。

  商品价格下降,需求就增长,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学道理。然而,为什么双十一会吸引这么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什么会引起全球的关注?我想并不简单是价格下降需求增长的道理了。双十一创造的红利实际上由很多主体在分享,这也为我们启动强大的内需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经验。

  首先,消费者分享了双十一的红利。价格下降带来的红利自不用说,交易量的大幅度增长就是一个直接证据。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红利,就是很多三四线和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以及城市的消费者享受了红利。由于市场分布的原因,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并不容易购买到品质好且价格合理的商品,同时也因为这些地区消费者平均收入较低而买不起这一类商品,如品牌服装、品牌手机等。而在双十一这一天,很多品牌旗舰店进行折扣,刺激了大量的新消费者来购买。据统计,刚上市不久的苹果11,在双十一这一天一半以上的订单来自于二线以下城市。这相当于将一二线市场已经饱和的商品需求,平移到了更低一层次市场。

  其次,平台分享了红利。电商平台的盈利来自于商家的佣金,交易量越大其抽佣也就越多,虽然我们看到有平台提供的跨店满减活动,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的折扣还是按比例分摊到商家身上。这个道理不需要过多解释。

  再次,商家也分享了红利。这似乎有点奇怪,所有商家都在打折,有的折扣甚至低得惊人,我们都认为商家肯定在赔钱。当然也有人容易想到是在赔本赚吆喝,这说明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当前这样一种市场条件下,我们需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重新的认识。作为电商的一个普通商家,其成本包括商品的进货成本以及人工、税收等一般性经营成本,还有一块就是推广成本。电商与实体商家不同的是,并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有人关注。街上的一家商店,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经过,这其中就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电商则不同,在一个小小的屏幕内,几乎很难进入到消费者的选择菜单。那么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出现要消费者的眼前,除了传统的竞价排名,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形成重复购买群体,这也许是大多数中小商家,或者新进入商家的常用手段。在双十一这一天,进入平台的流量数倍增长,加上平台提供的一些个性化推广手段,如今年创新的直播销售,所有平台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消费者认识的机会。在未来的消费行为中,产生重复购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如果我们考虑双十一那一天的成本,确有商家在亏本,但是从长期来看,在这样一个流量制胜的时代,商家未来节省了一大笔推广成本。我相信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创造一批新的明星商家,这些商家未来都有可能带来新的消费增长。

  因此,我认为双十一是一场多赢的游戏,否则只要有一方利益受操作,它都不可能历经十年而不衰。双十一也让我们看到了,实际上有很多创新的方法来启动我国的潜在消费需求。当然,这些方法不是谁设计出来的,而是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中摸索出来的。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