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2-06-29     字号: [小] [中] [大]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关系到亿万人的生命健康与合法权益,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类世界的共同话题,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都以不同程度存在。近年来,禽流感、苏丹红、疯牛病的爆发等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的不在少数,食品安全问题时刻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注意视线。现如今食品行业中能入口的东西品类繁多,令消费者难以分辨其安全与否,如今的焦点已经不再是维持基本的温饱,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食品,怎样选择才能吃的安全,吃的放心?
    “面粉过白不一定是好的,有可能添加了增白剂,颗粒饱满且高产的大米,因为转基因问题却无法断定其安全性”。食品安全如今已经面临随时可能失去群众的信任,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将带来一场信用危机。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正趋于转型,而恰恰在这个阶段,某些食品企业由于利益的诱惑,以及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企业制假贩假,转型期政府的监管体系也尚未完善,监管制度以及产品标准制定滞后,使得食品安全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中更加得不到保障。最终,我们看到的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中国是饮食文化的大国,如何能使安全成为食品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呢?因此,本文立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督管理体制,运用供应链理论,并有效借鉴国外食品监管体制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国情,以县域为单位进行探讨,对有限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理论研究有所裨益,有所延伸。
    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供应链理论为入手,从供应链理论的主要来源和内在含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供应链理论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机构的关系,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供应链理论在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中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不同体制的概况,以及对发达国家体制的借鉴。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多头管理,各监管机构职责不清;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社会性监管的忽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检验标准的不统一;食品免检制度造成监管空白等。通过例举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并以美国和日本为重点分析对象;其次,对美国和日本从机构设置到监管体系等分别探析,为笔者之后的提出合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提供了参照。
    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建立供应链监管过滤模型,包括供应链监管过滤模型介绍,供应链监管过滤模型分析;针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政府监管角度进行详细梳理,系统分析监管分工以及部门间的联合监管。对模型的优劣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完善的建议
    第四部分:以河南省A县为例,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思考。该部分结合具体县域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基层食品安全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加以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利用食品安全标准监管食品安全;加强食品标准体系中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起机构相对统一、责权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业务教育培训力度,造就高素质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强食品信息沟通,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打造“无缝衔接”政府监管体制,强调综合协调和部门分工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