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质量评价:真实还是自由?
发布时间:2016-12-20     字号: [小] [中] [大]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Facebook已经成为44%美国人的新闻来源。在中国,7.1亿网民,超过90%的人通过手机上网,日均上网约3.8个小时。当我们习惯了每天打开QQ与伙伴进行信息分享,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个人的价值观念,通过“微博热搜”关注时下最新最热的新闻消息,可以发现,互联网大潮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本身,也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为信息、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依托社交网络实现的行走捐、环保项目等屡见不鲜,人们也逐渐习惯跟上世界的流行节奏。然而,“罗一笑”在朋友圈的跌宕起伏,Facebook舆论操纵美国大选,将净化网络舆论还是保护言论自由推上了风口。我们沐浴着社交网络带来的自由、快速的信息之风,也逐渐模糊了与真实的界限。

    当我们身处社交网络之中,是否有想过社交网络的质量如何评判?

    网络的自净能力取决于社交网络本身的自由度,网民的自我意识,还有外部的组织约束。技术赋予了科技公司强大的媒体话语权,但社交网络本身也很难在打击虚假信息和维护言论自由之间实现平衡。《黑镜》全网公敌中一个#DEATH TO#的标签,就能将网上舆论变为现实暴力。悲剧的产生虽然不能单纯归因于社交网络,但社交网络难辞其咎。网络时代,在匿名的面具背后,有众多跟风而起不假思索的愚民。技术和媒介的界面逐渐模糊,大众习惯于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断章取义。而造就愚民的也正是这个时代。社交网络若是不加干涉的推波助澜,也将由社交工具成为了价值同谋。   

    意识到社交网络可能是虚假信息的温床,相关科研机构也在致力于提供外部组织约束。例如,Hoaxy搜索引擎显示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虚假新闻和未经验证报道的流通途径,在为呈现新闻传播方式,对抗虚假信息的扩散以提升社交媒体的信息质量。尽管如此,这样的力量还微乎其微。如果公众不能够自发地对所面对的信息产生怀疑,那么新闻筛选的任务就完全交由第三方,而筛选本身又会加大第三方的权利,形成了另一种程度的垄断,与自由将又相背离。 

    互联网的时代,在信息自由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引领下,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卷入了信息风暴。然而社交网络质量决不能以简单的好坏为评判标准。我们不能盲目举着高度自由化的大旗,也不能全然依赖某一家或是几家技术机构的幕后筛选。

    兰迪·扎克伯格说“躲在屏幕、信息、照片或者电子邮件后面很容易;难的是从中走出来,过好自己的生活,面对真实的自己,并走出去接触其他人。科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但要让这个世界对我们和后代更加美丽和包容,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自由还是真实?或许永远不会有明确的界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社交网络本身不只是关注信息发布量、活跃度而是关注信息质量;当每个个体都能够摘下面具,负责任的发声;当外部信息平台建设得更加完备时,社交网络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展现。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下一条:香港札记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304951